物理学史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文献综述

 2022-08-30 10:34:40

物理学史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在中国,中学生往往忽视课本中提到的关于的物理学史的内容。认为学物理的主要任务是做题,认为物理学史对做题没什么作用。然而一切物理规律的发现和应用都离不开当时的历史环境,了解一个物理规律被提出的环境对于自己理解该知识和正确的运用知识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更要做到 “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马克思也认为唯物史观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本文论述了在中学学习中物理学史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如何应用于中学教学中

关键词:物理学史; 教学; 作用

一、文献综述

关于《牛顿新传》

一、成就牛顿科学发现的思想动因

后世误以为牛顿前半生是科学家,后半生发现科学的局限性,所以晚年皈依了基督教。实际上,牛顿的基督教信仰不是半路出家,而是从小就树立的。他曾在20岁时写的日记,对自己多年来不符合基督教礼仪的行为向上帝做忏悔。

其次,牛顿也不是因为发现了科学的局限而转向基督教。基督教非但不是牛顿科学之路的终点,反而是让他持续进行科学探索的动力。牛顿出生在1642年圣诞节,这是基督教中耶稣诞生的日子。在宗教氛围浓厚的年代,出生在有着特殊含义的时间,对牛顿幼年的心理产生了影响。他觉得自己和别人不同,是被上帝选中的少数人,所以毕生要做的就是发现上帝预设的规律,恢复被篡改的古代经典。

和传统的基督教信仰有所区别,牛顿信仰的这一派叫做阿里乌斯派,是基督教中一种非常古老的教派,属于主流神学观点中被打压的异端。但牛顿认为,当时大多数人普遍遵守的教规,在过去一千多年里已经被篡改了。所以他决心拨乱反正,恢复古代经典。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