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油管压力控制研究文献综述

 2022-01-17 22:41:02

全文总字数:3132字

摘要

科技的发展总是与社会需要以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柴油机的发展无疑佐证了这一点。为了响应世界上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号召,各国对于高压共轨喷油系统的研究都极为重视,这是一代在减少排放与提升柴油机性能各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的系统。而在众多国家或企业研制的高压共轨柴油机中,燃油的进入和喷出高压油管过程是其工作的基础,对于这个过程采用最佳的控制策略,有利于维持高压油管内的油压稳定,进而对于各种工作状态下柴油机的稳态性,动力性,工作效率等多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主要对于柴油机内燃油进入和喷出的间歇性工作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确定不同情况下燃油进入的单向阀开启时长,从而保证高压油管内压力相对稳定,使得所喷出的燃油量稳定;其次对实际中燃油进入端和喷出端的高压油泵,针阀与喷油嘴进行以及减压阀进行分析,确定最佳的喷油,供油和减压阀的控制策略,使得高压油管的压力得到有效控制,进而保证柴油机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 高压油管 压力控制 最佳策略

  1. 前言

高压共轨电喷技术是指在高压油泵、压力传感器和电子控制单元组成的闭环系统中,将喷射压力的产生和喷射过程彼此完全分开的一种供油方式。它是由高压油泵将高压燃油输送到公共供油管即高压油管,通过高压油管内的油压实现精确控制以消除燃油内的压力波动,之后再输送至各个喷油嘴,使得高压油管压力大小与发动机的转速无关,可以大幅度减小柴油机供油压力随发动机转速变化的程度以增加柴油机的工作效率。其中,高压油管上还配有压力传感器,限流器,减压阀(压力控制器),传感器直接与电子控制单元相连接提供油管内压力信号,限流在喷油嘴出现故障时起到切断供油的作用,而减压阀主要是在高压油管内压力出现异常时,及时放泄压力,使得高压油管内的压力稳定。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高压共轨系统

柴油机的供油喷油过程的工作原理最早由德国工程师Rudolf Diesel 于1882年提出,在1997年,博世与奔驰公司联合开发了共轨柴油喷射系统(Common Rail System)。在欧洲,众多品牌的轿车都配有共轨柴油发动机,如标致公司就有HDI共轨柴油发动机、菲亚特公司的JTD发动机,而德尔福则开发了Multec DCR柴油共轨系统。

德国Bosch公司研制了共轨式电控喷射系统,喷射时,最大喷射压力可达160MPa,并设有限压阀以控制高压,设有预喷射和后喷射调节功能以降低排放与噪声;美国BMK公司研制了Servoijet蓄压共轨系统,其采用了蓄压式的喷油嘴,允许泵油能量积累与喷油过程间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喷油量由系统内压力决定,控制方便;日本电装公司研制了 ECD-U2高压共轨系统,该系统通过控制共轨中的压力稳定并可实现所有转速与负荷下的高压喷射。

在国内,清华大学研制出了PVPI下系统;七零研究所采用线性比例电磁铁作为执行机构研制了直列泵DK-700电子调速器。国内的高压共轨式电控喷射系统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