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数据分析文献综述

 2022-08-19 11:16:49

一、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21世纪,随着互联网技术在不断地发展以及电子商务平台的更加完善,这使得互联网与金融行业进行了深入的融合,并且与以往相比,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然而,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也就是所谓的有利也有弊,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它的背后也暴露出了极其多的问题和一些不必要的风险。给我国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性。我国是能源生产大国,并且也是消费大国,任何一家中国上市公司的发展对我国未来的战略部署有重大的意义 。关于上市公司信用风险问题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现代企业最关心的核心问题,而合理的资本结构有利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而在我国上市公司中,融资结构却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如果我们分析其中的原因,发现出现的问题主要是上市公司不能合理利用财务管理。因此建立了一个事前的最有资本结构模型,以确定上市公司的最有资本结构,就显得相当必要了。

然而,即便如此,在我国现阶段许多上市公司中的信用风险管理依然处于不太理智的经验管理阶段 ,既缺乏管理机制、组织结构、也缺乏管理的工具和技术。2007年开始的金融危机使当时金融服务机构脆弱的信用风险体系暴露在世界眼前,即使当时所有的金融行业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在这其中,比起其它的因素,复杂的金融创新产品淋漓尽致的体现了出来,显得尤为明显。因为许多机构在还没有理解这些金融产品的结构及其内在的风险前提下就去大量的购买,然而当这些信用衍生产品的价值降低时,所谓的投资人也就遭受了一定的损失,并且导致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在此次危机之后,国际和美国国内的监管机构开始限制金融机构的场外金融资产,并要求经纪商提供更多的抵押物来防止违约的发生。根据调查显示,有67%的受调查者表示信用风险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 。为了更紧密的监控信用风险,国际上许多机构开始对交易对手和信用产品实行严密的分析,同时组成专门的团队来解决剩余的结构化信用资产以及监控这些资产的信用质量,而且这些机构特别关注结构化产品的尾部风险,尽量掌握那些看上去发生概率较小却可能导致巨额损失的风险的特征。随时技术的进步,许多国际机构提高了预测能力,开发出更好的方法来计算在承压的市场环境下的风险水平。并且在金融危机之后,银行、保险和资本市场中的金融机构认识到,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虽然还是很重要的,但是已经显的不够有效。所以总结出了四个当下较为流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方式:信用组合模型、内部信用评级、风险暴露上限、压力测试。总结出它们可以帮助企业。

(二)研究主要成果

目前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内的研究成果,主要从两方面展开:一种是基于分类判别思想的定量方法,这种方法是通过一定的准则运用数理统计学将信用质量好和质量差的公司分割开来,并根据数学统计学的知识给出判定所谓概率;另一种方法是基于资本市场理论建立违约风险模型,预测上市公司发生违约的可能性。

(1).国外研究成果

基于分类判别思想的起点开始于费茨帕特里克(Fitzpatrick,1932)。1932费茨帕特里克年最早建立了违约概率与单个公司信用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Fisher(1936)在1936年提出了对给定总体进行两个分组判别分析的概念。之后Beave(1967)在信用风险预测模型方面做出了开创性工作。1968年Altman(1968)提出经典的Z-score模型,该模型是通过利用1946-1965年间的美国制造业资料,33家正常公司,33家破产公司为样本。参照过去相关的研究,加上作为认为有用的变量,从22个财务变量有用的指标中选出五个指标,然而通过统计学的方法得出各个指标前系数(加权数)大小,然后将要分析的上市企业的指标数据带入就可以得到一个Z计分值,通过比较这个计分值的大小就能判断这个上市企业会不会违约。1977年Altman、Haldeman和Narayaman(1977)对于使用的Z计分模型进行了扩展,建立了二代模型,通过在选出的27个模型变量中最终挑选出七个变量,这7个变量的模型称作ZETA模型,要比Z计分模型准确度要高,而且在破产5年前就可以有效地划分出将要破产的公司,其中破产前1年的准确度大于90%,破产前五年的准确度大于7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