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对经营绩效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2022-05-11 20:43:43

农村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对经营绩效影响研究

开题报告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伴随我国利息率市场化不断推进,2019年推进实施LPR形成机制改革后,利率市场化的局面正全面形成,传统的以信贷业务为主、以利差收入作为主要利润来源的商业银行经营模式面临发展困境,业务结构转型迫在眉睫。虽然农村商业银行较之其他种类商业银行受利率市场化的影响程度可能较低,但发展非利息收入对于正在适应经营体制改革的农村商业银行仍然十分重要。但是,我国商业银行由于经营机制尚不完善、专业人才较为较为稀缺和提供金融服务的能力较弱等缺陷,加上金融市场自由化程度仍有限制,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发展面临较大困难。

非利息收入是西方银行业在实践中总结出的概念,以此区别传统的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是银行在核心业务活动和债券投资活动之外获得的收入,包括四项:信托收入、存款账户服务费、投资收益、其他非利息收入。在对我国商业银行年度财务报表中的利润表所列出的项目进行归纳,可将非利息收入分为五个部分: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投资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汇兑损益、其他业务收入。

非利息收入业务具有如下特点:1.占有资金少,经营成本低。相对于依靠银行资本取得的利息收入来说,非利息收入主要来源于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成本更低。2.要求银行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利息收入来源于存贷业务,对商业银行的服务水平要求较低,而非利息收入则需要商业银行更加深入满足客户需求,对商业银行的服务水平的提高有较高的促进效应。3.产品种类多,创新性强。非利息收入收入来源于满足客户特定需求,能为客户提供的种类也必然较多。4.不同类型业务的风险水平不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无须占用资金,风险较小。而投资业务因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风险较高。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调整非利息收入结构合理控制风险。

本文旨在在查明当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农村商业银行发展非利息收入对经营绩效的影响,指出目前农村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发展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发展建议。

探究农村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对经营绩效的影响可以说明发展非利息收入是否有利于农村商业银行提高经营绩效,以及如何有效配置非利息收入结构来有效提升非利息收入的效能,从而指明农村商业银行未来发展方向,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

国内外同类研究概况

随着全球金融自由化的兴起,国外商业银行都在积极探索业务创新,从之前的分业经营逐步走向混业经营,从而有力地促进了非利息收入的发展。国内商业银行自我国金融对外开放后也在逐步进行业务创新,非利息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总体上看处于稳定增加的趋势。非利息收入的增加的同时也促进了国内外学者对非利息收入的研究

国内外学者对于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的观点不一,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观点认为二者是正相关,即非利息收入占比上升能够提高经营绩效。第二类观点则认为二者是负相关,即非利息收入占比上升反而会导致经营绩效下降。第三类观点则认为二者无明显关系,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改变并不会对经营绩效有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