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风险防范分析文献综述

 2022-03-18 21:57:08

中小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货款风险防范分析

文 献 综 述

  1. 国外文献综述

消费信贷在发达国家发展已较为成熟,美国消费信贷业务早在上世纪而四十年代就开始起步,且发达国家居民消费观念与我国有较大不同,超前消费理念为大众普遍接受。不光在我国市场较为火爆的个人住房贷款、个人汽车贷款在发达国家深受欢迎。而且旅游信贷、家具信贷、短期消费信贷等也深受发达国家国民欢迎。

与中国相比,发达国家消费信的贷受众更广,相较于中国消费信贷的消费群体多为青壮年,在这些国家,虽然青年人所占比例略大,但壮年乃至老年人所占比例仍是不可忽视部分。并且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上世纪末左右,消费贷款比例就已超过商业贷款比例成为银行主要业务。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针对个人消费贷款存在的风险及对其的防范上做得尤为出色。他们为降低违约风险,并不是像中国银行业一味的提高贷款利率以及提高门槛,而是创造性的将个人消费信贷和保险业务相关联,创造出很多深受大众欢迎的产品,规避风险的同时,即降低了人们贷款的成本,促进个人消费贷款的发展,还与保险行业合作,一起创新,互利共赢,十分值得学习以及在中国推广。

  1. 国内文献综述

国内消费信贷业务发展迟,又因国人热爱储蓄的消费习惯,消费信贷尤其是个人消费贷款业务在中国发展尤为缓慢。直到1999年我国才颁布了第一个有关个人消费信贷的法规--《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迟了近半个世纪。虽然经过近年来向西方学习以及引进西方信贷模式,我国银行的消费信贷业务有了快速的发展,但目前依然以个人房贷与个人车贷为主,信贷品种单一。

经过近年发展,我国信贷业务已步入正规。但伴随着我国信贷市场巨大而存在的,便是被放大的缺陷。居民消费观念仍然较为保守,政府相关法律不到位、缺乏系统监管。而银行所存在漏洞更为致命,不管是商业银行自身管理存在的缺陷,还是抵押物难以变现所放大的违约风险,以及部分银行盲目营销,无规划发放消费信贷,都在制约着我国信贷业务乃至银行业的发展。

结合我国和国外信贷业务的发展,我国一些学者从国家政府、社会、银行以及居民大众都提出过一系列的解决措施。本文将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对这些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并对我国个人信贷业务未来发展情景进行展望。

参考文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