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2022-02-24 08:02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2.1信贷风险成因和影响因素研究

2.1.1内部因素

首先,银行内部信贷文化缺失。一是卢丰、崔娜(2021)谈及商业银行缺乏建立信贷风险管理理念部分,缺少对从业人员信贷专业素养的教育培训,从业人员专业素养不高。二是银行信贷管理动态监测机制不健全,“三查”制度落实不到位。

其次,目前银行业缺乏先进的信贷分析和度量技术。王云谭(2018)分析了商业银行技术分析不结合实际,未能很好的贴合地方经济发展。卢丰、崔娜(2021)认为仍有部分银行只使用定性分析法度量信贷风险,定量分析法尚未广泛运用。在大数据时代,个人信用贷款逐步增加,信息不对称加剧,针对个人信贷的度量技术需要升级。杨德杰(2019)认为数据时代的数据高噪声,存在数据维度高、特征稀疏等,无法有效快速且具有针对性的检索到个人信息,究其深层原因,魏国雄(2008)认为是信息非对称而导致的。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都存在银行信息获取困难的情况。事前阶段,借款方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的会粉饰一些对于自身不利的信息,从而获得信息优势。事中阶段,由借款方实际掌控资金流向,银行对于资金真实用途信息较难把握。在放款回收阶段,若借款方破产或第三方担保企业破产,由于借款方的知识隐藏和行动隐藏,信贷风险暴露。

2.1.2.外部因素

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从高速发展进入中高速发展的新常态,宏观经济增速放缓。曹水清(2019)分析了我国宏观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企业盈利水平降低,偿债能力下降。企业面临无力福清市借款的困境,银行信贷风险增加。加之前期宽松的经济政策导致信贷扩张,从而使得贷款质量良莠不齐,不良贷款的概率增加。同时银行发放贷款过于集中,集中于单一地区和单一产业,引发信贷风险。华苏婷(2016)探讨了银行的信贷区域性、行业性风险集中暴露,流向单一,大部分流向大企业。由于信贷单一流向,造成资源配置不平衡。冯叶、李舒(2019)认为资源配置的不平衡促发信贷风险的形成。贷款过多的进入产能过剩行业导致贷款质量下行。在拥有大量资本的房地产行业,地产金融风险加大,也将进一步导致信贷反弹压力增大。王云谭(2018)提及担保圈问题,由于地区经济发展而形成的企业间隐形且复杂的担保圈致使信贷担保关系难以理厘清。卢丰、崔娜(2021)谈及部分地区为了经济增长而对信贷业务缺乏相关的行政干预,助长不良贷款的风气。

另外,冯叶、李舒(2019)认为地方举债是银行信贷的重要流向之一,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加重会增加信贷风险隐患。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