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影响文献综述

 2021-09-25 08:09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

利率是资金的价格,在货币经济时代利率在整个经济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个健康的和有弹性的金融体系必须以利率市场化为前提。当然,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通过利率市场化改革,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是我国政府追求的目标之一。随着2014年贷款利率的完全放开和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扩大,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与此同时,监管机构和学者也更加关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产生的风险,根据其他国家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经验,银行机构尤其是规模小的银行在整个利率市场化过程中面临着较大的动荡。鉴于银行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的地位,这些风险显然值得我们全面深入研究。

城市商业银行是该类银行的典型代表,从日常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们知道,城市商业银行主要面临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等。而本文着重研究流动性风险,之所以如此一是这是很多学者关注的风险;二是它是银行在日常经营中重点防范的风险;三是任何其他的风险最后都将演变成流动性风险。

(一)利率市场化方面文献概述

麦金农(1973)在《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提出了金融抑制论,阐述了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金融抑制现象,本书在实际利率被低估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方面的描述花费了大量笔墨,而肖则在其著作《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一书中提出了金融深化论。他们都认为金融自由化尤其实际利率反映实际的资金价格可以极大地促进经济的发展。他们的这一研究使世界各国逐渐意识到金融自由化对经济的影响,开启了金融与经济关系研究的先河。

Villanueva和Mirakhor (1995)在利率市场化前提条件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强调宏观经济稳定和适当的监管是两大重要的条件,并从正反两面案例来论证他们的观点。

赵英军(1998)在肯定其他国家利率市场化对经济影响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成功国家和失败国家利率市场化的经验,总结出了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三个要点:利率市场化成功的前提条件、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应该选择的道路、利率市场化对经济增长的绩效度量。他的研究丰富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理论宝库,为我国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基础。

刘利(2001)在研究利率决定理论和经济发展历史以及其他国家相关经验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在我国金融二元结构的市场结构上,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并给相关部门提出了一些建议。

王洪斌(2004)论证了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实际利率对宏观经济倒V型影响,即刚开始利率市场化能通过提高资金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增长,而后实际利率会过高,从而阻碍经济增长,他的这一论证是通过建立一个货币经济模型完成的。

Jonathan和Nghia(2005)以东南亚实行金融自由化过程中1990-2003年数据为样本,

来研究金融自由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文章以利润率、生产力、技术变革作为银行业绩的衡量指标,研究结果支持放松银行管制的观点,认为适当的私有化有利于银行的发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