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中国制药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检验文献综述

 2022-12-26 14:58:38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1. 立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医药制造业作为国家重要战略性产业,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回报、高风险的特征,这些产业特征决定了创新必然是医药产业的命脉和长久发展的驱动力。近年来,医药行业一直面临着不断创新的巨大压力,发达国家医药业普遍重视新药研究与开发,将销售额的10%~20%用于研发,成功研制出一种新的化学合成药平均需要耗资2-3亿美元以上,而对比我国整个医药工业的研发投入,几年来都只能在总销售额的1%左右徘徊。创新能力的不足,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是目前我国医药行业的一大弊病。跨国医药企业以原创新药特药占据高端市场,而我国制药公司多以技术含量较低的仿制药在低端市场上激烈竞争,甚至造成过度竞争。事实上,除中药之外,我国目前的药品中几乎没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以发展非专利药为产业发展支点的现状急需调整和改变。

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大环境下,本文站在医药制造企业的角度,研究技术创新对制药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通过对中国制药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试图总结出医药企业在技术创新上的研究与开发投入对企业财务绩效产生影响的内在规律,积极发挥研发投入在企业财务绩效方面的促进作用,将帮助医药企业在经营管理中作出关于研发投入的合理决策,优化企业技术资源配置效率,有助于未来对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同时可能对提升医药制造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1. 文献综述

技术创新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研发投入能很好地体现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财务绩效能够全面地表达企业在成本控制的效果、资产运用管理的效果、资金来源调配的效果以及股东权益报酬率的组成。过去国内外已经有许多学者以技术创新对企业财务绩效为课题进行理论和实证的研究。主流的观点认为技术创新对财务绩效和企业的市场价值具有促进作用,但也不乏一些研究得出了两者相互作用的滞后性甚至消极作用。

  1. 技术创新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国外的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于技术创新的研究起步较早,并早已意识到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对于技术创新与企业市场价值、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展开了一系列完整系统的研究和验证,得到了比较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一些研究人员证实了研发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发现研发投资战略密集的企业财务绩效显著较高。Jacqueline L. Garner(2002)等人利用243家互联网和生物技术公司的样本检验了新兴公司成长机会的决定因素,结果表明创新速度是企业市场价值的关键决定因素,其与托宾Q值有着非常显著的正相关性。Ndubisi和Iftikhar (2012)调查了在不同规模的企业中技术创新与财务绩效的关系,结果发现创新对中小型企业的绩效都存在直接的积极的影响。Rene Belderbos和Dries Faems(2010)等人指出了技术活动中,开发和勘探之间建立平衡的重要性,其研究发现探索性技术活动的份额与企业的市场价值之间呈倒U型关系且目前大多数企业的技术创新还没有达到探索性技术活动的最高水平。

  1. 技术创新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国内的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技术创新的研究较国外来说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在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引领下,技术创新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的联系和影响机制研究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已经产生了一系列可观的研究成果。周贤恪(2015)将研发投入分为人员、资金和设备三个方面并用盈利能力和企业成长能力作为衡量企业财务绩效的指标,基于26家中国生物制药上市公司2011-2013年间的财务数据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结果表明,在技术创新投入中,技术人员投入率和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有显著的正相关性,与成长能力无显著相关性;研发资金投入率与盈利能力存在相关性;研发设备投入率与盈利能力存在不显著的负相关性,与成长能力存在非线性相关性。总体来说,研发投入对企业财务绩效有促进作用。卞晓楠(2014)认为技术创新投入对企业的稳健性、盈利能力以及成长能力都有正面的影响。张舒蓉(2017)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其认为技术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财务绩效起正向促进作用,企业重视技术创新、制定合理的技术创新战略可以提高其财务绩效。林霜(2018)分析了技术创新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并对知识产权保护的促进作用进行了分析,其基于 2010- 2016 年国内 A 股工业上市企业的相关数据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发现技术创新直接影响着工业企业财务绩效,其中技术创新投入强度与企业当期财务绩效之间显著负相关,而技术创新产出则与企业当期财务绩效之间显著正相关;知识产权保护程度能正向调节技术创新与工业企业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即抑制技术创新投入强度与当期财务绩效之间的负相关、增强技术创新产出与财务绩效之间的正相关。

然而,还有部分学者得出了相反的结论,认为技术创新和财务绩效间存在负相关效应。如白立红(2011)将技术创新投入分为技术人员比率、企业研发密度两方面,分别分析了其对稳健性、盈利能力、经营效率、成长能力四个维度的财务绩效的影响,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短期内研发支出对上市公司财务绩效各个方面的影响不明显,甚至有负面影响;其中,对于稳健性、经营效率的影响是正相关的,对于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以及成长性的影响并不明显。王轶英(2018)以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提出企业的研发人力投入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是正向的,而研发资金投入与财务绩效呈倒U型关系。即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研发资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是积极的并呈递增趋势,然而当超过这个最高水平后继续增加研发投入,则会对企业的财务绩效产生消极的影响。

以上学者的研究都是基于静态的角度进行研究的,从而忽视了技术创新和财务绩效在动态层面上的影响机制。基于这点,张林、谷丰(2017)基于创业板企业2010-2013的面板数据,从动态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创业板公司中技术创新对财务绩效的效应,发现初创期的创业板企业的技术投资效率对经营绩效有影响但程度有限,成长期的创业板企业技术投资效率和经营绩效呈正相关,成熟期的企业技术投入高者将有更好的业绩表现,衰退期的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产出和转化对经营业绩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影响。

  1. 技术创新对企业财务绩效影响的时滞性

目前国内外的很多研究都表明,技术创新对企业财务绩效的作用并不体现在当期绩效上,而是存在一定的滞后期。Zhaohui Zhu,Feng Huang(2012)对中国上市信息技术企业的研发投资强度与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研发投资密集的企业下一年的财务绩效将显著提高。Leonard, William N.(1971)对16个行业的数据进行分析,其从研发资金投入强度和研发人员投入强度两个角度描述技术创新投入,其中研发资金投入强度对企业财务绩效有正向影响,表现在研发资金投入在其投入后两期表现出对企业销售增长率、资产增长率和净收入增长利率的积极影响,且这种影响将持续近十年。ZHAO Yu,YUE Hong 和 HUANG Ya-jing(2017)等人基于环境规制的视角,收集了2011 - 2015年五年间重污染企业研发投资与经营绩效的相关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了研发投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回归结果表明,环境投入对企业绩效有积极影响,整体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有滞后影响。本期研发资金与业务绩效无关,但在滞后阶段开始对业务绩效产生积极影响,在第二个滞后阶段影响变得更加显著。刘萍,毛宁(2018)在就医药行业技术创新投入对当期与远期绩效的影响的研究中,将技术创新投入分为研发投入、技术人员投入和无形资产占比三个方面,并建立了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研发投入占比在当期以及滞后一、二期对企业财务绩效指标的影响是负向的,在较短的时期里对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了负方向的影响。但从长期来看,对滞后三期的企业财务绩效有正向的影响。技术人员投入无论是对当期或是滞后期财务绩效指标的影响都是正向的。无形资产占比对企业当期财务绩效所产生的影响是负向的,并且对滞后期财务绩效的影响也是负向的。张月丽(2018)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2014-2016年的面板数据,引入了具有较强综合性的阿特曼Z-score模型来对企业的财务绩效进行综合的衡量,发现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能对滞后一期的财务绩效产生积极影响。周贤恪(2015)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对技术创新与财务绩效影响效应的时滞性作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投入中研发资金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前两期和前一期研发资金投入率对本期财务绩效均有影响,且滞后两年比滞后一年的影响更为明显。王轶英(2018)也提出研发的人力和资金投入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均存在时滞效应。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