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关一体化改革对进出口企业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2021-12-28 21:44:00

全文总字数:3750字

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

随着跨境贸易的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国与国之间的交易日益频繁,而交易容易过关难的现状让很多企业望而却步。在当前我国对外贸易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的背景下,海关通关模式的一系列改革,真正的减轻了海关压力和企业负担。2014年7月1日,京津冀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率先在北京海关、天津海关启动实施。2017年7月1日开始实行全国通关一体化。通关一体化改革给进出口企业的对外贸易活动带来了深远影响。本文对通关一体化改革给进出口企业带来的影响以及进出口企业适应通关一体化改革的策略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简要评析了总体研究现状,以期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一、有关通关一体化改革对进出口企业有利影响的研究

姜晓依(2015)认为通关改革给予了企业更多的自主权,使得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生产安排,物流运作和市场经营需要,自主选择通关模式,办理相关手续,选择运输方式更加自由,这样既拓展了企业通关渠道,也使得通关方式更加灵活多样。

张莉萍(2017)、孙康(2018)指出海关通关一体化改革是海关监管体制的重大变革。对于进出口企业来说,进出口通关的速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资金成本和物流成本进一步降低,直接促进了出口快速发展。当然,企业的申报也更加自由,手续更加简便。此外,通关一体化改革促进了海关执法口径的统一,便于进出口企业进行稳定、透明的通关。

王晓雷(2018)结合实际情况,认为在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后,更加便于进出口企业与海关的沟通,使得企业对货物通关了解加深,避免通关过程中的重复出错。

付丽娜(2019)指出全国通关一体化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进出口企业。企业可以自主的选择报关场所,因而企业的通关时间大幅缩短,通关效率得到显著提高。此外通关成本的降低也为企业进行进出口贸易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促进了企业进出口贸易的增长。

于玲(2020)认为海关通关一体化改革不仅有利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进出口效益,更重要的是在统一的执法标准下,积极指引企业办理进出口业务。与此同时,改革可以帮助企业提升科学技术,提升进出口贸易效能,进一步适应当前经济发展需求。

此外孙康、蒋伟、王珍珍、甘雨娇、吴祥宇等学者也对通关一体化改革对进出口企业的有利影响作了不同程度的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