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通关一体化改革研究文献综述

 2021-12-28 09:12

全文总字数:2894字

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全球化的发展,海关在一国贸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进一步推动贸易便利化,我国从2014年开始实行通关一体化改革。区域通关一体化,简单地讲就是多地通关,如同一关,即企业可以选择任意通关和报关的地点和口岸,在全国任意地方均可办理手续。长江经济带作为横跨东中西三大区域、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早在2014年就成为通关一体化改革的试点区域。海关总署在2014年发布的《关于开展长江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的公告》中指出此次试点改革,要打破管理区域界限,通过建立区域通关中心打造统一的申报平台、专业审单平台、风险防控平台和现场作业平台,在深化通关一体化改革的同时,进行通关作业无纸化的改革进程。鉴于长江经济带通关一体化改革的重要示范作用,探寻长江经济带政策实施的现状,总结当前通关一体化面临的问题及成因至关重要。

一、长江经济带通关一体化改革政策实施现状

对于长江经济带通关一体化改革的现状研究,国内研究者的观点比较统一。王茜、高锦涵(2015)认为此次一体化改革树立大通关、大监管的理念,同时搭建了信息容量大、功能齐备的企业风险信息平台。姚娟(2016)认为长江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政策新增加了五方面的功能:1、在原口岸清关、转关的基础上新增了区域通关一体化的通关模式;2、对监管方式进行了统筹安排;3、明确了海关跨区的统一执法;4、增加企业的自主性;5、新增了信息自动化管理功能。除此之外,佘建明(2020)也认为长江经济带通关一体化改革促进了海关协调机制和海关监管模式的建立。

二、长江经济带通关一体化改革优势。

长江经济带通关一体化改革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类。姚娟(2016)认为长江经济带区域通关一体化政策优势主要有三个方面:1、促进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推动资源合理配置、促进经济协同发展、引领和推动全国通关一体化和提高我国外贸进出口竞争力和全球物流运作水平;2、给长三角区域的中小企业带来好处。主要表现在对进出口物流有促进作用、节省企业通关时间和降低企业物流成本;3、促进海关内部建设。主要表现在有利于海关机制创新和软硬件互联互通、深化海关各区间的深化协作与利益共享和深化简政放权。

汤蕴懿(2016)在《长三角通关一体化制度建设问题》提出了长三角区域通关一体化建设中的制度创新有:1、推动区域通关模式改革创新;2、推进大通关信息平台建设;3、完善口岸物流多式联运体体系;4、创新区域进出口信用管理模式。郝尉君(2017)为我们总结了长江经济带一体化改革在促进贸易便利化反面的有利影响,主要有:1、降低众多中小企业的贸易成本;2、提升口岸与海关通关效率;3、加快金融电子化与信息化的无缝对接;4、优化区域海关环境。

李娜、石敏俊、张卓颖、陈志钢(2020)基于多区域CGE模型的长江经济带一体化政策分析认为:1、此次改革加强长江经济带东西向陆上交通通道建设,降低运输成本;2、有利于促进产业转移。此外,王希(2014)、张鹏飞、谢识予(2020)等对长江经济带通关一体化改革优势也有不同程度的研究。

三、长江经济带通关一体化改革面临的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