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哈跨境铁路运输发展现状研究文献综述

 2021-12-28 21:42:52

全文总字数:2718字

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

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首次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与中亚、欧洲各国,尤其是哈萨克斯坦的合作更加深入,经贸往来更加频繁,人员交流更加密切。铁路作为重要运输通道,是深化两国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交通基础设施。加强两国间铁路通道的建设,是增进政治互信、维护地区和平、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实施向西开放、深入推进中西部开发战略的需要。

一、关于一带一路下中哈经贸关系的文献综述

一带一路的倡议就是首次在哈萨克斯坦提出的,哈萨克斯坦是除中国之外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最具关键地位的国家之一,因此学者们非常重视一带一路与中哈关系的研究。例如刘宇、吕郢康、全水萍(2016)在《一带一路战略下贸易便利化的经济影响一一以中哈贸易为例的GTAP模型研究》中利用GTAP模型定量测算了两国关税削减和贸易便利性提升的经济影响,发现贸易便利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大于关税削减,忽视时间成本的研究将严重低估中哈贸易自由化的正面影响。蒋希蘅、程国强(2014)在研究中综合调研近期国内外有关舆情、学术研究报告、国际研讨会中外专家观点的基础上,综合梳理出关于一带一路建设的意见和建议。赵雅婷(2015)考虑了中国选定的战略和中哈合作影响等因素,认为哈萨克斯坦成为战略支点的可行性最高,中国应积极行动,在政治、制度、物质和文化方面强化中哈战略伙伴关系,成功打造战略支点,推进"一带一路"的发展。张然(2017)通过研究指出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线,哈萨克斯坦是中国向西开放的必经之地,中哈贸易产品结构应当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作用,积极推进双边贸易产品结构的变迁。因为两国之间贸易竞争很小,有较强的互补性,主要以产业间贸易为主。

此外,还有王美昌、徐康宁(2016) ,梁经伟、杜洪燕(2016),李华斌、杨飞飞(2016),徐海燕(2016),郭琼(2014)均对中哈两国间的经贸关系进行了研究。

二、关于中哈跨境铁路运输的文献综述

关于中哈跨境铁路运输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学者也做了不少研究。张晓东(2018)在其研究中,结合了中哈铁路通道运输需求增长趋势,以外联内通、便捷顺畅为原则,以解决运输瓶颈、畅通前后方通道为目标,提出通道总体构想。根据各年度运输需求,提出分期建设意见,同时提出通道建设推荐的相关措施。闫长安(2009)分析了哈萨克斯坦铁路网发展及现代化情况,并提出哈萨克斯坦建设高速铁路和运输系统现代化远景发展。崔愿,孙相军(2015)分析了我国至哈萨克斯坦的跨境铁路通道现状情况,针对中哈铁路通道我国境内段供给能力尚未完全满足快速增长的货运需求、哈萨克斯坦境内段铁路技术等级较低而设备升级和技术改造资金不足等问题,提出了措施建议。鲍超,方创琳(2016)介绍了中哈国际合作示范区跨境互联互通铁路通道的建设现状,分析了中哈国际合作示范区与哈国之间尚未建立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现有各种运输方式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分别提出了跨境铁路通道的方案构想与建设重点保障措施与政策建议。

此外,还有不少对于中哈之间第二条铁路通道霍尔果斯口岸铁路的研究文献。顾煜、贺占军(2017),赵戈、甄世新(2013),岳文良、李晶晶(2012)等,都对中哈霍尔果斯口岸铁路的建设做了相关研究。

三、简单的评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