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销售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以阿里巴巴中供铁军销售人才为例文献综述

 2022-08-09 09:43:43

平台战略下企业生态圈形成原因和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基于阿里巴巴集团的案例研究

摘要:平台模式深入群众的生活,出现在各种产业中,包括社交网络、电子商务、包裹快递、信用卡、第三方支付、搜索引擎、在线游戏、地产等等,然而一个成功的平台企业并非仅提供简单的渠道或中介服务。平台商业模式的精髓,在于打造一个完善的、成长潜能强大的“生态圈”。它拥有独树一帜的精密规范和机制系统,能有效激励多方群体之间互动,达成平台企业的愿景。纵观全球许多重新定义产业架构的企业,我们往往就会发现它们成功的关键——建立起良好的“平台生态圈”,连接两个以上群体,弯曲、打碎了既有的产业链。平台生态圈里的一方群体,一旦因为需求增加而壮大,另一方群体的需求也会随之增长。如此一来,一个良性循环机制便建立了,通过此平台交流的各方也会促进对方无限增长。而通过平台模式达到战略目的,包括规模的壮大和生态圈的完善,乃至对抗竞争者,从而对企业价值形成一个正向的影响。 由于学术界对于平台战略和企业生态圈的研究是近期才兴起的,已有的研究成果较少,而且对于企业生态圈的形成原因和对企业的价值影响就更少了。所以在接下来的文献综述里面将会围绕几个关键词:“平台战略”“企业生态圈”“企业价值”同时企业价值又分成了:成本法 (资产基础法) 、市场法和收益法。

关键词:平台战略; 企业生态圈; 企业价值;成本法;市场法;收益法

一、文献综述

(一)、平台战略

历史上,它也曾不断被运用,是人类社会中最有效的商业策略。古代欧洲的“市集”或者中国的“农贸市场”就是最好的例子。在许多大城里的街道交接处,商家可以摆设自己的摊位。这些商家赚取来往过客的钱,但必须与该城市主管单位分摊利。 “市集”的规模越大,就会有越多的人前来。不断膨胀的人数会吸引更多商家进驻,这不但促进了商品的多样化,也在竞争中提升了商家的质量。如此一来,人们更想去市集溜达,这使商家们更积极地参与其中。“商家”与“人群”这两个群体密切连接,良性循环加速,释放出惊人的动能。而城市本身,也从商家身上抽足了“税收”,维持了自身的蓬勃发展。伦敦、巴黎等历史大城便是以此建立起来的,像个有机体一样不断扩张。城市本身就是独树一帜的平台生态圈。

近代对平台经济的研究始于90年代,“商业平台”的概念由Kbfsten在1992提出;目前,国外关于平台经济的研宄大多基于产业经济的视角,从“双边市场理论”出发。“双边市场理论”认为平台既可以是现实的也可以是虚拟的空间。

对平台经济的研究,国内学者开始的较晚。我国贺宏朝学者在2004年首次提出“平台经济”的概念,他认为企业间的竞争在未来将会转变为体系竞争力的竞争,其关键在于打通产业链条,从而发挥产业上下各个阶段的价值(贺宏朝,200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