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防抱死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设计文献综述

 2022-07-11 03:07

文献综述

论文题目 汽车防抱死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设计

1.引言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nti-lock Breaking System,简称ABS)是区别于传统防抱死制动系统的一种装置,它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采用电子技术对系统进行反馈控制,调节制动管路的压力,以控制作用在车轮上的制动力,实现制动力的自我调节,防止车轮在制动过程中抱死[1]

随着汽车工业近年来的大力发展,我国汽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发生的交通事故案例中因为制动系统的问题而发生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道路上高速行驶的安全保障,就对汽车的制动性提出了更大更严峻的挑战。为了有针对性的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汽车上安装ABS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ABS不仅能够实现制动功能,而且能够有效防止车轮抱死,它能够保证汽车的制动稳定性,紧急制动状态下,汽车仍旧具有转向功能,避免跑偏和侧滑的产生[2]。ABS 系统与普通的刹车系统的使用基本相同,在湿滑路面行驶时,尤其是对于缺乏驾驶经验的驾驶人,ABS系统可以消除紧张情绪,提高安全感[3]

汽车的制动性能是汽车重要的法规与安全性能[4]。故之,提高汽车制动性能成为了汽车研发部门的主要研究方向。本文介绍了应用 Matlab 中的 Simulink 工具箱进行建模仿真的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对ABS防抱死系统进行仿真验证[5],验证其控制策略与算法的可靠性。作为Matlab中重要的功能组件Simulink,免去了用户自己编写代码的繁琐,能够实现对动态系统的建模与仿真[6]。用于辅助和改进汽车ABS防抱死系统的设计,减少实车试验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7]

ABS是目前提高汽车制动安全性能最为有效且得到广泛应用的先进技术,已经成为现代汽车制动系统的关键部件[8]。虽然现在ABS作为一项成熟的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在控制方法上一直没有取得较大的突破[9]。所以,系统深入的研究防抱死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

2.研究背景

ABS的概念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最早应用在飞机和火车上,在汽车上的应用较晚[10]。ABS系统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1世纪初期,早在1928年制动防抱理论就被提出,在30年代机械式制动防抱系统就开始在火车上和飞机上获得应用,博世公司在1936年第一个获得了用电磁式车轮转速传感器获取车轮转速的制动防抱死系统的专利权。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