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优先级的应急物流路径优化研究文献综述

 2022-02-25 10:02

1 前言

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调整和各种重大突发事件的爆发,应急管理已被许多国家和地区提上议事日程。中国是一个灾害频发的国家。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2018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成立。主要职责是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做好应急工作,推进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和应急预案演练。协调应急力量和物资储备建设,组织开展统一调度救灾期间的救灾体系建设,指导安全生产和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工作。这个机构的设立,把应急救援的重要性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以提高我国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紧急救援通常是由紧急情况触发的。突发事件是指造成重大财产损失、人员伤亡和生态环境破坏,部分行业经济停产甚至交通运输系统瘫痪的突发事件。由于突发事件往往具有随机性和不可控性,很难在事件发生前进行准确的监测和预测。事发后,急需根据事发特点、环境条件等因素开展应急救援活动。为受灾地区运送救援物资和医务人员。因此,应急救援离不开应急物流,对灾后应急救援和减少损失意义重大。

到目前为止,应急物流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不同学者对应急物流的定义主要包括以下三种观点:一是应对突发事件后的物流运作模式[1];二是面对突发事件采取的一系列保障措施[2];三是不同于传统模式的突发因素引发的特殊物流活动[3]

车辆路径问题[4] 作为现代物流的模型来解决这个问题,它指的是已知信息的背景下,通过改变约束条件,合理规划和运输车辆路线,旅行时间,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如最短的时间、最低的成本和最短的距离),并通过目标来解决灾后物资运输计划。以最低的成本或在适当的时间向需要的地方提供必要的救灾物资,不仅可以解决当前的供需问题,而且可以防止灾害形势进一步扩大和恶化,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应急物流国外研究现状

Hauck W[5]指出突发事件的环境一般是动态环境规划受初始环境和目标函数的影响,但当灾后产生新的信息时,需要对新的信息进行分析,重新规划物流计划。

Sheu等人[6]提出了以灾后需求为导向的紧急后勤运作模式,旨在通过分发救济服务,最大限度地提高幸存者的复原力。基于生存心理学和认知理论,假设灾后幸存者的感知、态度和恢复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并对其进行分析,包括基于所提出的概念模型和假设。建立了具体的幸存者分解姿态函数和救灾服务分配优化模型,并通过实例进行验证。

Sakuraba C S和Santos A C(2017)等人[7]以2010年海地地震为例验证了该模型,目标是震后道路的快速修复,后来又通过实现路径网络的接入,获得了救灾人员调度的研究。通过路径网络的修复和重建,找到可用的安全路径,合理安排救援时间和路径,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和相应的启发式算法。

Berkoune D和Renaud J(2012)[8]描述和定义了应急管理者在紧急情况下面临的实际运输问题,分析和选择遗传算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并在应急管理系统中交互使用解决方案,以确保高效的应急物流,并准确地为应急管理者提供车辆调度计划。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