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待行区交叉口的信号配时优化设计文献综述

 2022-06-13 11:06

文献综述

1. 研究背景

在二十一世纪,中国迎来了经济上飞速的发展。人民富裕了起来,城市机动车持有量持续升高的同时,与之匹配的城市道路却是日益拥堵。北京在2007年首先实行了机动车限行,至此全国已有共7个城市实施尾号限行。这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而且也降低了整个城市的运作效率。如果要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就必须改造道路结构。交叉口又是交通网络运行的瓶颈,所以能否提高交叉口通行效率,就是解决中国城市拥堵的关键。在近些年来,大部分中国城市在交叉口开始设有左转待行区和优化后的四相位信号设计,这样机动车可以提前进入交叉口,在左转灯亮起的时间内可以增加车辆通行的数量,减少了行车延误,提高了交通运行的效率。

2. 国外研究概况

在近些年来,国内主要研究交叉口左转待行区,陆续大城市也逐渐开始设有左转待行区,这样机动车可以提前进入交叉口,在左转灯亮起时间内可以增加车辆通行的数量,因此提高了交通运行的效率。考虑到国外交叉口基本没有左转待行区,所以国外对待行区实际通行能力的研究也较少。较左转待行区,直行待行区研究的并不多。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已有多年研究经验,发现合理设置交叉口待行区可以有效的提高交通效率,减少通行延误。《美国道路通行手册》[1] (HCM2000)和《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 — 2012 )分别给出了无左待转区左转车道实际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HCM2000》以排队的第五辆车为饱和流的起始车辆,《HCM2010》中并没有此进行修改说明,《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 — 2012 )以第二辆车为饱和流车辆的起始车;对于左弯待转区左转车道实际通行能力的确定,常常依靠对车流进行实际观测的方法。相对应的信号配时优化也可以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缩短周期。

  1. 国外对城市公交信号优化研究

国外已有很多专家学者如EICHLER [2] 专门对于公交专用道在不连续的状况下,建立了信号配时的优化模型,顾名思义就是针对公交车采用绿灯提早开启和绿灯的时间延长。根据公交的运行特点客流量和相位的饱和度确定绿信比,在研究中表明在客流量饱和度高的情况下,公交优先的信号配时交叉口可以有效的提高交通的运行效率,也可以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国外对新型交叉口的理论研究

国外近些年出现有关交叉口信号协调理论模型的研究。改为EICHLER等人 [2]于2002年提出连续流交叉口设计模式等,通过主次交叉口信号绿时的优化设计,可以实现主次交叉口的协调控制。Wu[3]通过对主次交叉口信号协调的理论模型研究,给出了延误最小,排队约束的信号配时优化模型,You[4]等对主次交叉口车辆排队进行深入研究,给出了信号周期最短而非延误最小的优化模型,同时,约束主次交叉口范围内均为连续流,限制了模型的优化空间。通过相位差分析,简化求解流和方法,最后用案例分析验证优化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5]

(3)国外对交叉口信号相位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