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路道路接入管理设计文献综述

 2022-06-13 11:06

花园路道路接入管理设计 文献综述

1. 研究背景

早在1933年法国,勒·柯比西埃提出《雅典宪章》时,城市交通这一功能就已上升为与“居住、劳动、休息”三大功能同等地位来看待,与此同时,城市交通已由一个城市功能的附属问题上升成为一个关于城市基本功能的问题。

城市道路是指在城市范围内具有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目前我国将城市道路分为四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1]。城市道路一般兼有机动性和可达性两种功能,机动性是对出行活动所能到达的目的地,即出行活动便利性的度量,可达性是对出行者到达特定地点的能力,即出行空间便利性的度量。机动性和可达性是一对相互竞争又相互补充的概念,机动性越高通常意味着可达性不足,反之亦然,而道路接入管理是一种用来平衡机动性和可达性的管理技术,也就是在保证道路通行能力和运行速度的前提下,为两侧用地提供出入口。接入口管理主要是对道路两旁的土地开发与利用公路的关系的明确界定,以达到沿路两旁用地可达性、通行效率以及交通安全三者相互协调、总效益最佳[2]

道路接入管理也是一种对接入车道、中央分隔带开口以及连接干道的支路进行系统管理的方法,包括它们的位置、空间形态以及操作方式,也涉及到干道上辅助车道以及交通信号灯安装位置的设计[3]。不同功能等级的城市道路相交形成不同等级的交叉口,根据相交道路等级相差不超过两级的标准,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根据其相交道路功能性划分可以分为A、B、C三种类型,这三种类型交叉口的规模逐渐减小,因此接入管理技术的应用不尽相同[1]。本课题从接入管理技术角度出发,将其应用于南京市花园路部分路段,以优化该道路的机动性和可达性。

2. 国外研究概况

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道路通行效率和交通安全,至今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技术体系, 称为道路接入管理技术(access management techniques)[4]。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在干线道路上,特别是在郊区道路上,接入管理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联邦公路管理局(FHWA)的支持下,美国交通运输委员会(TRB)在接入管理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通过TRB接入管理委员会进行,一些全国性会议以及国家和国家的研究继续推动了这一做法。

美国国家公路运输官员协会(AASHTO)关于公路和街道几何设计的政策也在2000年扩大了对通行管理的处理,2003年TRB出版了第一本美国通行管理手册。NCHRP项目在近十年后启动,2014年产生了第二版TRB访问管理手册。这些为国外的实践提供了一个不断推进的基准,随着对准入管理必要性的认识扩大到国际社会。与此同时,威廉姆斯、斯托弗、狄克逊等人于2014年提出接入管理的七大基本原则,目前的通行管理实践认为,道路主要用于通行或移动[5]

犹他州交通部(UDOT)在2012年开始了一项探测和测距数据关系的实验,其中包括UDOT道路网络所有路段的接入位置。结合UDOT的数据,访问点数据可用于进行深入的与安全相关的研究,发现接入密度、接入管理方案和复杂事件之间的关系。汽车研究实验室(GMRL)最初在1967年开发了交通冲突技术(TCT),其特征是在即将发生的碰撞或违反交通规则的情况下被迫进行的制动和迂回机动。虽然TCT分析需要相关问题记录和所需的时间等待积累足够的样本与安全分析方法根据实际事故记录,但它仍然要求现有的设施,有足够的交通量,这样可以观察到足够数量的冲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