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小汽车换乘停车设施改善设计——以柳洲东路站为例文献综述

 2022-05-05 09:05

1研究背景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小汽车换乘停车设施服务于小汽车换乘城市轨道交通出行(Park amp; Ride,简称Pamp;R)。我国私人小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个体机动化增长迅猛【1】。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也变得日益严重,通过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小汽车换乘停车设施来鼓励轨道交通的出行方式。发挥出城市轨道交通的优势,有效的提高城市的交通运行能力。同时,有助于减少小汽车交通出行量、提高公共交通出行量,从而缓解交通拥堵,降低出行者的出行时间、提高出行可靠性。在我国,停车问题一直困扰着很多城市。因为小汽车停车换乘最早是在美国出现并且进行推广,公共交通协会95报告中曾以停车换乘作为专题做了详细阐述【2】。根据国外的发展经验,停车换乘是解决城市中心交通问题的重要方法,出行者在城市边缘地区停车,换乘城市轨道交通,例如:地铁、轻轨等,这些公共交通容量大、能耗低,降低了机动车进入城市中心的数量,减轻了城市内部的道路拥堵问题,使得城市交通系统得到改善。我们通过借鉴国外发展的经验,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动我国小汽车换乘停车设施服务的合理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外Pamp;R多方位的研究和实践,对柳州东路站的小汽车换乘轨道交通的停车设施进行改善设计。

2国内外研究概况

2.1国外主要城市Pamp;R发展概况

(1)20世纪60年代,在英国首先尝试Pamp;R出行模式并带来良好的正面效应之后【3】,新加坡地少人多,轨道交通、常规交通、接驳巴士构成的公共客运体系发达,是以公交为主导,限制小汽车使用的典型【4】

(2)1975年新加坡在郊区建设15座停车场提供1万余泊位,然而运营效果不理想,泊位使用率仅9%【5】。但是新加坡政府并没有放弃发展Pamp;R,通过进行对中心城区的小汽车严格控制,提高中心城区的停车收费水平等一系列措施推动Pamp;R的发展,同时对于公共交通的运营时间也进行了合理的规划,满足居民的作息规律。

(3)2010年,据纽约地铁中心的统计结果,每天乘坐地铁的乘客人数达到270万人次,驾车出行量达680万人次,曼哈顿的内部出行量占到了33.6%,而且出行量随着距离曼哈顿增加而减少【6】。所以,美国将纽约作为一个停车换乘设施建设的地点,并取得了成功,有效提高了公共交通的使用率,而我们就要借鉴成功选址的经验,探索合适我国的Pamp;R选址方法。要对城市出行数据进行研究,判断选择停车设施的出行量,并且纽约的选址并未考虑的乘车舒适性、气候条件的影响【7】

(4)荷兰,斯劳特戴克站,采用的Pamp;R系统为并列式,停车空间位于架空站点正下方,与两个支路相连,停车位清晰,标志引导系统明显【8】。不同的城市空间形态将会采用不同的停车换乘空间系统主要分为:并列式、联合式、集约式、分散式。在规划时,要尽量做到短距离换乘【9】。我们将考虑柳洲东路站现有的停车换乘空间系统是否合理,哪些方面需要进行改进。

2.2国内Pamp;R发展概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