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街区自行车骑行环境评价与改善设计文献综述

 2022-03-18 21:56:27

前言

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道路规划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城市中较远距离的日常出行,另一方面,公共交通由于未考虑到街区内部出行及邻近区域的短距离出行,加上小汽车保有量大量增加,城市中的拥堵现象日益普遍。在短距离或者以购物、休闲为目的的出行中,若采用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不仅对环境友好,而且一定程度上将缓和城市的交通压力。

正文

一、国内研究现状

1.城市街区自行车骑行环境评价

慢行交通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非机动车交通作为慢行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好坏直接关系到慢行交通的发展,甚至关系到整个交通系统能否健康发展。自行车骑行的外部环境时刻影响着骑行者的出行体验,对现有道路基础设施的研究,探索骑行感受与哪些因素息息相关,为之后的改善设计提供可行方案。

东南大学的张贵、陆振波(2010)分析我国非机动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友好型非机动车交通的概念,同时研究友好型非机动车交通的影响因素,建立友好型非机动车交通评价指标体系[1]

张磊(2011)开展了心理问卷调查和真实道路交通环境下不同社会群体动态视觉特性的研究。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自行车骑行者的不安全行为进行分析,从而构建自行车不安全行为模型。从调查数据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和个人属性分析确定了调查人群参与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原因及参与重点人群[2]

长沙理工大学的石悦悦等人(2013)利用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自行车出行的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对济南市自行车出行进行评价,证明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3]

朱玮等人(2015)比较国内外自行车出行环境改善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梳理骑行环境影响要素和研究方法。接着通过实验设计手段生成虚拟路线选择情景,采用网络结合实地调查,收集了被访者对虚拟骑行路线的叙述性偏好。应用离散选择模型获得自行车出行环境要素影响骑行者偏好机制[4]

昆明理工大学的徐仲莹针对昆明市自行车交通路网、自行车道路及设施、公共自行车系统、自行车停车及换乘设施四方面作出详细的改善和优化建议,并提出与昆明城市交通发展相适应的具体规划方案[5]

同济大学的方雪丽、陈小鸿等(2016)从自行车交通出行者的实际感受出发,建立自行车交通服务品质的指数模型,同时基于出行者的性别、年龄以及使用频率等特征,将自行车出行者进行分类,构建了4级自行车道交通服务品质分级标准。运用前述理论,对特定道路进行研究后得出非机动车道宽度、机非隔离形式、助动车速度、路边遮阳比例等服务品质的显著影响要素[6]

王维凤等人(2016)选择上海市中心城区32条典型自行车路段进行调研,于此构建基于出行感受的自行车出行品质评价模型,并给出出行品质分级标准[7]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