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 78)m钢箱梁转体T构桥施工监控文献综述

 2022-01-06 19:56:52

全文总字数:6195字

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一、选题背景及意义(一)选题背景近年来,我国的铁路建设发展迅猛,特别是以城际铁路、客运专线为代表的高速铁路发展尤为突出,且随着我国铁路建设事业不断发展,新建道路跨越既有铁路线的情况也越来越多。

另一方面,既有线路行车密度高,运营单位对既有线运营的安全和效益要求日益提高,新建桥梁跨越既有线时如何减小对既有线运营的干扰是方案设计考虑的重点,也是方案是否能够获得批准的关键。

跨越既有铁路桥梁的方案大致有以下两种:一是传统门式墩方案,当新建铁路线与既有铁路线夹角较小时,门式墩是一种经济合理的方案。

该方案虽然能减小跨越既有桥梁的跨度,减少施工时的设备投入,但是这种方案对既有线运营干扰时间长,用在行车密度较小的线路较为合适。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设计者采用钢盖梁门式墩替代了传统的支架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盖梁门式墩,这种方案能利用既有线运营天窗时间,快速架设钢盖梁,对既有线的运营影响较小,但是工程造价高,后期维护费用高;二是转体施工方案,这种方案在两线交叉角度较大,既有线上施工工期长,风险高时较为适用,它是指将桥梁结构在非设计轴线位置制作(浇筑或拼接)成形后,根据既有线的运营、施工和天气等因素,通过转体就位的一种方式。

常采用这种转体结构形式有:连续梁、T构、斜拉桥等。

这种方案应用较为广泛,对既有线的运营影响最小。

转体T构桥,是在既有线运输繁忙,申请天窗时间困难,而考虑进一步增大跨度,只在转体时向运营单位申请天窗时间,转体到位后T构现浇段、合龙段施工均在既有线安全距离之外的一种桥梁方案,这种方案对既有线影响较小,运营部门最容易接受。

(二)选题意义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转体桥梁也向着大跨度、大吨位方向发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