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谷地形效应对跨河桥梁的地震反应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2021-12-28 21:39:56

全文总字数:7706字

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1 研究意义及目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为了平衡全国各地的发展水平,国家做出了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决策。

我国江河众多,尤其是西部地区,许多基础设施就建设在河谷场地。

而我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西部地区是我国的主要强地震区,这些大型工程中有不少都受到地震的潜在威胁,如何防范化解河谷场地重大工程地震灾变风险是国家重大需求。

工程地震学研究中,场地条件系指场址的工程地质条件,主要包括场址的地形地貌、岩土的组成和性质、地质构造一级水文地质条件等。

由于构成场地的岩土及其所含各种结构面是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形成的,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场地条件都比较复杂。

它不但在纵横向上表现出不均匀性,而且在力学性质上还表现出不连续性和非线性等特征,所有这些都给场地条件的研究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若干研究表明,河谷地形对地面运动有较显著的影响,继而导致不同区域的震害差异显著。

由震害调查知,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天津古河道及新近沉积土内外两侧建筑物震害比较严重,这说明了地震波在河谷地形的放大作用;2008年9月2日发生在四川攀枝花市仁和区-凉山州会理县交界的6.1级地震,沿河谷地带震害严重,破坏沿发震构造方向显著加重;5.12汶川地震中雅安市的地形条件极为复杂,其汉源老县城处于流沙河河畔的二、三级阶地和山前洪积扇的交汇地带,受到了严重的地震破坏。

已有的研究成果和震害调查结果证明,河谷地形对地震动有重要的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