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有轨电车组织形式与调度模型研究文献综述

 2021-09-25 01:09

全文总字数:3680字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中国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城市机动化水平不断提升,城市居民私人小汽车出行比例越来越高。2009年,全国私人汽车保有量为4600多万辆,占汽车保有量的67%,在大城市身处交通拥挤困境的同时,中小城市也面临着种种交通问题。因此诸多城市表现出城市轨道交通要向多层次、多模式的方向发展,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也是解决国内交通拥挤的根本出路。而现代有轨电车以它特有的舒适快捷、方便实用和造价低廉越来越受到国内各城市的喜爱,它采用的是电力牵引,它相对于地铁、轻轨等其他轨道交通来说,虽然运量小但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量小,能大大节省投资、运营和维护成本。但是现实中国内的很多城市一直未能跳出交通拥挤建造新路车辆增加再度拥挤的怪圈,

要建立维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交通体系,比如现代有轨电车,必须具备以下基本特征:1.能够以最少的社会成本实现最大的交通效率;2.与城市环境相协调;3.与城市的土地使用模式相适应;4.多种交通方式共存、优势互补。

技术特点:

现代有轨电车运行的是由电气牵引轮轨导向的低地板式电动车辆,采用平交道口和优先信号控制,运行在专用轨道上的中低运量的轨道交通系统,线路适应性强。乘客乘坐现代有轨电车非常方便,它的低地板人性化设计具有良好的平稳性和舒适性,车辆地板至规定高350mm,略高于地面。车辆采用交流传动和微机控制制动技术,运行时的加速度和制动产生的减速度受到严格的控制,平稳性和舒适性明显优于公交。

与轻轨、地铁比较:

现代有轨电车线路平面一般最小曲线半径为50m,而地铁的最小曲线半径为300m;现代有轨电车的最大坡度为50%~80%,是地铁的2倍。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现代有轨电车的技术特性体现在转弯半径小、爬坡能力强、加减速性能好、适应城市道路空间等特点。但是轻轨与地铁都有独立的路权不存在交叉口的延误,而且平均站距比较大,速度普遍高于现代有轨电车。现代有轨电车在大城市中一般承担地铁等公共交通网络的补充、延伸、联络、过度等辅助的功能。轻轨与地铁运营速度为25-40km/h,而现代有轨电车为18-25km/h,现代有轨电车每小时能运载0.8-1.5万人次,轻轨每小时能运载1-3万人次,而地铁为3-6万人次;地铁的造价为5-8亿元每公里,轻轨的造价为3-5亿元,而现代有轨电车的造价为0.8-3.5亿元每公里;以建设周期按长到短来比较的话分别是地铁最长其次是轻轨最短的是现代有轨电车。因此,地铁轻轨虽然运能大舒适度高,但是其高昂的造价却使中小城市望而却步,漫长的建设周期也使得目前迫切的交通需求得不到解决,而现代有轨电车的这些优势使得它能在中小城市大显身手。

路线规划原则:

有轨电车应与地铁接驳,最大程度的发挥网络效益。在城市新区或中等城市客流量较大的通道,通过中等运量的有轨电车输送到地铁网络或者城区中心。有轨电车线路在规划过程中,应该深入研究有轨电车与地铁网的关系,确定各自的任务,地铁线路完成大运量中长距离的出行服务,有轨电车则完成中运量短距离的出行任务。有轨电车部分远期线路应当超前于城市规划,有效的引导城市沿着有轨电车线路发展,带动片区经济发展。在有轨电车线路规划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城市实际情况,对于城市新区、旧城改造,应该考虑有轨电车线路的通道预留。大城市应该容纳各种交通方式,充分利用各种公共交通方式的优点,由于有轨电车属于地面路线,肯定会与其他交通工具发生冲突,但是有轨电车运载量属于中等,所以应该优先于其他交通工具。应该充分利用有轨电车运营方式灵活的优点,对客流不足的区域实行单线,降低运营成本。

国外研究概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