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藜芦醇对心衰大鼠缺血心肌、脑线粒体呼吸的影响文献综述

 2023-01-05 18:51:10

课题名称:白藜芦醇对心衰大鼠缺血心肌、脑线粒体呼吸的影响院(系):药物制剂/药学院学生姓名:李继宏学号:1142715指导教师:陈丁丁2015年3月18日选题的目的、意义:20世纪90年代,中国科技工作者对白藜芦醇的研究不断深入,并揭示其药理作用:抑制血小板非正常凝聚,预防心肌硬塞、脑栓塞,对缺氧心脏有保护作用,对肥胖者可以起一个控制与减肥作用,对烧伤或失血性休克引起的心输出量下降有效恢复,并能够扩张动脉血管及改善微循环[1]。

同时中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究白藜芦醇的提取和工业化生产,已经初具规模。

在民间,早已用富含白藜芦醇的中药虎杖治疗和预防高血脂、动脉硬化。

研究表明,白藜芦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防治冠心病从而对心血管起到保护作用:1、调节血脂;2、抑制血小板凝集,促进纤维蛋白溶解,抗血栓形成作用;3、保护血管内皮,抑制内皮细胞增殖;4、保护血管平滑机细胞,抑制其增殖;5、抗白细胞作用;6、拮抗内皮素-1(endothelin-1,ET-1)作用;7、抗低密度脂蛋白氧化的功。

用白藜芦醇预处理的血小板黏附纤维蛋白原也受到阻滞[2]。

白藜芦醇及其衍生物是研究较多的一类植物抗毒素,在植物中含量低提取成本高,但利用化学方法合成白藜芦醇已经成熟,鉴于白藜芦醇在市场的需求量极大,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可见一斑,使其成为治疗和预防心血管疾病药物的研究热点,可望在治疗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开发方面有所作为,但是其作用机制远未明确,因此,针对于白藜芦醇的临床需求进行其药理活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背景:慢性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损害心室充盈和射血能力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7]。

在临床上以阻止血液循环不足及体循环和(或)肺循环淤血为主要特征,是各种严重心脏疾病共有的一个主要并发症或最后共同通道[9]。

近期内心衰的发病率将继续增长,正在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心血管疾病。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