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吲哚箐绿为基础的抗肿瘤联合治疗纳米体系工艺的优化文献综述

 2022-01-04 20:42:53

全文总字数:8743字

文献综述

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和正常器官、组织相比,肿瘤具有复杂的结构和独特的成分,形成特殊的肿瘤微环。

肿瘤微环境是指由肿瘤细胞与其周围环境所组成的高度异质性的,伴随肿瘤发展而不断演变的微小生态系统。

它包括肿瘤细胞、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免疫细胞、内皮细胞、骨髓来源抑制性细胞、周细胞、脉管系统、细胞外基质及其降解酶、多种生长因子、炎症因子以及特殊的理化特征(如低氧、低pH)。

肿瘤微环境在受到肿瘤细胞影响的同时也反作用于肿瘤细胞,因此作为当前癌症的研究热点,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思路。

1.吲哚箐绿ICG 是一种具有近红外特征吸收峰的三碳花菁染料,最 大发射波长在 795~845nlTl之间,具有两亲性结构 既亲水又亲油的特性【近红外光在组织中的穿透深度较大,且受生物组织本底的影响较小,由于ICG具有近红外吸收和发射荧光特性 ,可作为一种优良的体内组织穿透剂。

ICG应用于对血容量、心输出量、肝功能、视 网膜、脉络膜的脉管系统进行辅助诊断。

ICG能够强烈地吸收光能将其转化为热能或产生单线态氧,可用于光热治疗(PTT)或光动力治疗(PDT)】.但它在极性溶剂中会聚集并分解,且在光照环境下加速分解,这给储存和应用带来了困难.同时,ICG在水溶液中的不稳定性及在血浆中的快速清除率(半衰期 :2~4min)限制了其在诊断及治疗方面的应用.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为 ICG 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了新材料和新思路 .纳米传输系统能够提高 ICG的光稳定性、水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可有效避免ICG的分解及体内清除,同时能够调节 ICG 的体内循环和分布,使其在生物医学、疾病诊断及治疗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2.EGCGEpigallocatechin-3-gallate (EGCG),主要在绿茶多酚,展示了有益的功能包括抗癌、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炎作用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