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品种菊花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文献综述

 2022-08-06 15:27:19

菊花的黄酮类化合物HPLC分析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对菊花及其黄酮类化合物相关的文献进行了归纳总结,从多方面分析了不同品种菊花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差异,重点讨论了利用HPLC法对不同品种菊花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分析的研究进展。目前,相关领域的大部分研究工作侧重于就单一品种菊花的活性成分进行提取和分析,将HPLC指纹图谱结合活性成分含量测定应用于不同品种菊花的综合分析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因此,今后亟需加大针对不同品种菊花的黄酮化合物的研究力度,同时积极探索菊花黄酮类化合物分析方法的进一步优化,为菊花药材质量评价以及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促进菊花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关键词:菊花;黄酮类化合物;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HPLC指纹图谱

一、前言

菊花为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干燥头状花序,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被《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药材。菊花具有疏风散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等功效,为医学上常用的传统中药,因价格经济实惠,为普罗大众接受[1]。菊花具有良好的药用和食用价值,我国多省均有大面积种植。菊花品种繁多,目前市场上用作药用和茶饮的有亳菊、滁菊、贡菊、怀菊、杭菊、福白菊、祁菊、济菊和川菊这九大主流品种[2],其中以杭菊、亳菊、滁菊、怀菊最为有名,有“四大名菊”之称[3]

黄酮类化合物被认为是菊花的重要药理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病毒、心血管保护等重要活性。菊花黄酮可以通过减少促炎性因子的释放,发挥良好的抗炎效果[4]。在黄酮类化合物众多的分析方法中,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可以宏观、综合和可量化地对中药材进行分析,从而得到能够反映该中药材特征共有峰的图谱。通过构建HPLC指纹图谱,能够全面反映菊花药材的化学成分信息。采用HPLC方法进行含量测定,能够准确反映菊花药材中各种指标成分的含量信息。HPLC指纹图谱分析法在菊花药材质量评价中已经得到普遍认可,应用广泛[5]

二、黄酮类化合物概述

1. 菊花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种类

黄酮类化合物在菊花中含量丰富,是其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菊花的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包括蒙花苷、木犀草素-7-O-beta;-D-葡萄糖苷、芹菜素-7-O-beta;-D-葡萄糖苷、香叶木素-7-O-beta;-D-葡萄糖苷和木犀草素等[6]。在葛永斌等人的研究中,取亳菊、滁菊、贡菊和杭白菊作为实验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菊花的木犀草苷、木犀草素、金合欢素、芹菜素、槲皮素和木犀草素-7-O-beta;-D-葡萄糖苷等9种黄酮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显示这些黄酮单体化合物在不同品种菊花中的含量具有显著差异[7]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