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索米星发酵工艺的优化文献综述

 2023-01-13 11:01

一. 西索米星简介及研究方向

西索米星(Sisomicin)是一种由小单孢菌产生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其结构与庆大霉素相似。抗菌谱也与庆大霉素相似,对金葡菌和大肠杆菌,克霉白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等革兰阴性菌有效。对绿脓杆菌的抗菌作用,比庆大霉素强,与妥布毒素近似。对沙雷杆菌的作用,低于庆大霉素,但高于妥布霉素。西索米星可以用于奈替米星的半合成,而且可以直接用于生产西索米星针剂。

自从1970年Weinstein报道了小单孢菌能生物合成西索米星后,国内外都在致力于其生产工艺的优化,以求能达到更高的效价。尽管目前中国生产的西索米星原料药占到世界产量的80%,但随着近几年国内外市场对奈替米星和西索米星的需求不断上升,国内西索米星生产工艺较为落后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目前,西索米星的生产菌主要有M. inyoensis 及其诱变菌株、M.inyoensis var dengjiangensis和M. inyoensisF003 等。本实验将选用M. inyoensisF003,以发酵液中西索米星的浓度为指标,选择影响发酵过程的几项重要因素,如氯化钴,蛋氨酸,温度pH以及糖类底物浓度等进行系统的研究,讨论这些因素对于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的影响,进而优化工艺。

二. 实验材料和方法

1.菌种

实验中使用的M. inyoensisF003是低产菌株经诱变选育后得到的诱变保存菌种,西索米星最高浓度可达到抗生素总浓度的90%。

2.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斜面培养:可溶性淀粉,硝酸钾,氯化钠,麸皮,碳酸钙,琼脂,硫酸镁,天门冬氨酸,磷酸氢二钾,消前pH 7.0,接种后于37℃培养8~10 d,新鲜斜面冷藏(-4℃)3~7 d后备用。

种子培养:玉米淀粉,黄豆饼粉,蛋白胨,酵母粉,硫酸镁,碳酸钙,消前pH 7.0,接种后35℃,24r/min培养48 h后移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