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黄素的溶析结晶工艺的研究文献综述

 2021-09-25 20:33:32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一.核黄素核黄素(riboflavin)又称维生素B2(vitaminB2),是黄素单核苷酸(FMN)和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的统称,它是一种水溶性B族维生素,外观呈橙黄色结晶性粉末,有微臭,味微苦。

1920年核黄素被第一次发现,1931年核黄素第一次从卵蛋白中分离出来,1935年核黄素的化学结构被鉴定。

其分子式为C17H20O6N4,系统命名为 7,8二甲基10(1D核糖醇基)异咯嗪。

核黄素是人体新陈代谢酶系统的组成部分,也是生物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维生素之一,与人体内碳水化合物,脂肪及氨基酸代谢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的生物活性形式是黄素单核苷酸和黄素嘌呤二苷酸两种黄素辅酶,这两种辅酶与多种蛋白形成黄素蛋白,参与生物机体的生物氧化反应和能量代谢,也是机体细胞内混合功能氧化酶系统的必要组分,此酶系统是化学致癌在机体内代谢活化或解毒的主要酶系统。

核黄素进入胃后,在胃酸的作用下,与蛋白质分离,在上消化道转变为游离型维生素B2后,在小肠上部被吸收。

当摄入量较大时,肝肾常有较高的浓度,但身体贮存维生素B2的能力有限,超过肾阈即通过泌尿系统,以游离形式排出体外。

当核黄素缺乏时,就影响机体的生物氧化,使代谢发生障碍。

其病变多表现为口、眼和外生殖器部位的炎症,如口角炎、唇炎、舌炎、眼结膜炎和阴囊炎等,故本品可用于上述疾病的防治。

但是,体内维生素B2的储存是很有限的,因此每天都要由饮食提供。

核黄素主要用于防治核黄素缺乏症,如舌炎、口角炎和阴囊炎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