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络的改性处理及对水中二氧化碳释放的影响文献综述

 2022-01-06 20:47:16

全文总字数:2864字

文献综述

1.1丁二酸概述1.1.1丁二酸的介绍丁二酸即琥珀酸,是柠檬酸循环的中间代谢物,可以用来合成复杂的有机物,广泛应用于医药、农业、食品等领域。

目前化学法生产工艺已经成熟,但是在生产过程中大量化石燃料被燃烧,排放大量CO2气体,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而采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丁二酸,是直接固定体系中的CO2并且进一步在细胞内通过两种生化反应途径将糖类物质最终转化成丁二酸,制备过程绿色环保[1]。

1.1.2生物法制备丁二酸存在的缺陷微生物固定CO2生产丁二酸的过程包括:CO2溶解在水中以CO2形式被动扩散进入细胞内,或者以HCO3-及CO32-的形式通过细胞消耗ATP主动运输至胞内,然后作为原料被相关酶催化合成丁二酸[2]。

在传统生物合成过程中,CO2气体采用鼓泡方式输入,绝大部分气体并未溶解到水中而是以气泡的形式从培养基中快速溢出,重新释放至空气中,导致菌株对CO2气体的实际利用效率低下[3]。

另一方面,根据亨利定律,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受温度及其平衡分压控制,而发酵培养基中的无机盐也不利于CO2气体溶解。

Jolandi Herselman[4]等人研究表明CO2有效性对琥珀酸放线杆菌生物膜生产琥珀酸有着重要的影响。

Wu等人通过对E. coli AFP111的代谢流分析发现:当通气中的CO2浓度从3 %增至50 %时,葡萄糖消耗速率与丁二酸合成速率提升了6倍,代谢流分析显示当CO2浓度低时,胞内从CO2转化为HCO3-的过程将为成为限速步骤[5]。

因此,CO2作为厌氧生物合成丁二酸的碳骨架来源,其供给能力与浓度水平是影响丁二酸合成效率的限制性因素,提高CO2的供给与转化效率,是生物法合成丁二酸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