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渣吸水材料的研制文献综述

 2022-01-06 20:46:17

全文总字数:4197字

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一、研究背景甘草为是一种中药,中国具有丰富的甘草资源,甘草生长于干燥草原及向阳山坡,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山东等地区。

甘草渣是从工业中提取甘草酸等有效物质后剩余的固体废物。

其成分与甘草基本相同,仍含有大量黄酮、甘草酸等药用成分。

吸水性材料,指可吸收数十倍至数百倍于自身质量的水的物质,主要包括淀粉系、纤维素系、合成聚合物系,纤维素海绵和羧甲基纤维素均属于纤维素系吸水材料。

[1]传统海绵制备一般采用聚苯乙烯泡沫、聚氨酯海绵等[2],生产过程会污染环境,海绵也很难降解,而纤维素制备的海绵最后可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对环境友好。

以甘草渣为原料制备海绵可以降低海绵生产成本,促进甘草渣的有效利用,有利于环保型经济的发展。

甘草渣中的黄酮等药用成分可能具有抑菌等效果,可以提升海绵品质,羧甲基纤维素可以通过纤维素的羧甲基化得到,羧甲基纤维素是一种直链纤维素醚,固体时为白色或微黄色粉末,无味、无毒,易溶于水;其水溶液为中性或弱碱性,对光热不敏感,粘度与温度成反比。

羧甲基纤维素可形成高粘度的胶体或溶液,有粘着、增稠等特性,因此可作吸附材料,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医药、食品、日化和造纸等各种行业。

二、纤维素海绵制备方法纤维素海绵性能主要由纤维素浓度、溶解方法、增强纤维、海绵成孔等共同决定,溶解方法应遵循环保经济等原则,过去通常将难溶解的纤维素制成纤维素衍生物后再溶解制备纤维素海绵,包括二硫化碳反应的纤维素磺酸盐法、纤维素氨基甲酸酯法等,但是这些方法生产工艺复杂,且在生产过程中易产生有毒有害的物质,污染环境,目前,纤维素溶解方法通常采用强碱溶解法[3]、NMMO法[4]、离子液体法[5-7]、冷冻干燥法[8]、纤维素氨基甲酸酯法[9]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