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ω-转氨酶的数据库挖掘与计算分析文献综述

 2021-11-03 22:43:55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1.背景手性胺是生物活性化合物(包括几种重要药物)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前体。

在已开发用于其合成的生物催化方法中,使用ω-转氨酶(ω-TA)作为允许前手性酮立体选择性胺化的有吸引力的替代方法。

但是,ω-转氨酶与底物特异性窄,反应平衡差和胺供体价格昂贵有关的问题仍然阻碍了其工业应用。

从大自然中寻找新的酶有助于扩大ω-TA的催化范围,并有助于规避其中的一些问题。

转氨酶 (transaminase, TA, EC 2.6.1.X) , 又称氨基转移酶 (aminotransferase) , 属于转移酶类, 能够可逆催化酮基与氨基之间的氨基转移反应。

当这类酶催化的转氨反应中, 底物或产物含有α-氨基酸时, 就称该酶为α-转氨酶, 反之则称之为ω-转氨酶。

α-转氨酶的产物一般只是α-氨基酸, 而ω-转氨酶能够氨基化酮酸、醛和酮, 且具有立体选择性高、辅因子可再生的特点, 因此, ω-转氨酶被更广泛地应用于合成医药和农药中间体。

2.ω-TA的酶催化机制ω-TA完成一个氨基和酮基互换的催化过程,反应机理分为两个主要步骤,其中辅酶5-磷酸吡哆醛(PLP)作为氨基酸氨基受体和氨基供体之间运输胺和电子的载体。

第一步,底物的氨基和PLP的酮基互换,生成5-磷酸吡哆胺(PMP)和酮类化合物;第二步,底物酮和PMP发生酮胺互换,得到目的产物,PMP也恢复成PLP,再次进入到循环反应中,如图1-1所示。

【1】 3.R-ω-TA的研究现状3.1 R-ω-TA的发现Iwasaki于2006年首次报道了基于节杆菌的R选择性转氨酶生物催化剂[2] [3],2010年,霍恩(Hhne)及其同事的工作为发现新颖的R-ω-TA打开了大门,他们开发了一种计算机方法[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