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网络参与行政问责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以豫章书院事件为例文献综述

 2021-10-19 22:38:28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一、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随着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网络深入到公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公民借助网络参与关注、评论政府行使公共权力的各种信息。

因为具有开放性、及时性、受众广泛等特点,互联网逐渐成为公民对各级政府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进行自下而上问责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诸如压热度、下架视频、引战等各类因素的干扰下,一部分事件的问责屡屡受阻,一次次打击着参与网络行政问责的公民的热情,妨碍了民主政治的发展,同时也暴露出我国目前公民参与网络行政问责存在着问责法律程序不完善、问责主体与客体权限的不对等等问题。

因此,本文将以豫章书院事件为例,对我国公民参与网络行政问责中存在着的问题的种类、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应对这些问题的措施,以此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参考。

二、国外学者对于网络参与行政问责的研究在网络世界中,处处皆中心,无处是边缘。

[1]互联网的出现为信息的传播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也让公民参与行政问责更加地容易。

对于公民网络参与行政问责,国外有的学者认为其本质上体现的是一种公众权利,可以在公众的要求下予以行使[2]。

根据这种观点,网络参与行政问责,是公民权利的一部分,不应受到妨碍。

有的学者认为正是新闻媒体和网络媒体的合力, 引起强烈的传播效果, 促使政府了解到公众希望获得某类信息的诉求。

[3]从这种观点可以看出,公民网络参与行政问责有助于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