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中的困境及对策——以新冠疫情为例文献综述

 2021-12-12 23:16:32

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由于公共危机具有突发性、波及面广以及危害大等特点,因此,它一旦爆发将会给社会公众带来巨大的恐慌,从而影响社会的安定。

当前,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日益复杂多变以及环境气候的不断恶化发展,区域内与国际范围内的公共危机事件也频频发生。

同时伴随着中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贯穿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个领域中的社会矛盾也日益突出,随时都有可能成为一种危及社会公共安全的危机爆发出来。

从2008年汶川的地震开始到现在,我国先后发生了三聚氰胺奶粉事件、H7N9禽流感、四川雅安地震以及新冠疫情等公共危机事件。

这都客观上要求国家及地方政府采取及时与有效的措施治理公共危机。

目前,我国政府解决公共危机问题已经由管理向治理以及善治理念发展,不再是过去单纯地依靠政府解决公共危机,而是逐步运用与依靠社会的力量治理公共危机。

虽然我国政府逐步认识到公共危机由管理走向治理以及善治的重要性,但在短时间内,我国政府若想实现政府与社会共同治理公共危机是难以实现的。

因为,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力量十分弱小,不足以承担公共危机治理的重任。

原因主要是:第一,NGO数量与志愿者数量少;第二,NGO参与公共危机治理过程中由于没有法律的约束以及缺乏信息公开机制,造成了诸多腐败。

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公共危机事件为研究对象,研究和探讨我国NGO参与公共危机治理存在的问题,并希望研究的结果能够提高以后NGO参与公共危机治理效能。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