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心率变异性在心血管疾病预测中的作用研究文献综述

 2022-12-28 09:12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一、课题意义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是由心脏和血管引起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具体包括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动脉血管疾病、心脏病、血栓和高血压等等。据报道,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世界上造成死亡的头号原因。2016年,有约179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全球死亡总数的31%。在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19全球10大健康威胁榜单”中,非传染性疾病位列第二,每年导致4100万人死亡,占全球死亡总数的71%,而心血管疾病正是非传染性疾病中造成死亡人数最高的疾病。可见,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测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有极大意义。

睡眠,作为一种与机体各个基本系统密切相关的生理状态,对心血管系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有证据表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存在明显的昼夜节律,通常发生于觉醒前的最后一段睡眠期。因此,关注此阶段的生理特征,有望能获得关键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

心血管系统的稳定性由一些因素控制,其中较为重要的即心率(heart rate,HR),它能够对机体内外的易变刺激作出迅速反应。对于心率的变化情况,通常使用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进行描述,以作为评估心脏自主控制能力和健康状况的关键指标。

综上所述,本课题基于心血管疾病的昼夜节律,旨在分析觉醒前最后一段睡眠期的心率变异性指标,探索其应用于心血管疾病预测的价值。

二、国内外进展情况

1.心血管疾病的昼夜节律

昼夜节律是一种生物通过自动调节生理状态以适应内外环境变化的机制,其广泛存在于各种机体系统中,例如心血管系统[1]。早在1985年,Muller等人发现心肌梗死在峰值(上午9点)的发生频率是低谷(晚上11点)时的三倍[2]。同时,有证据表明静脉血栓栓塞以及室性心律失常在早晨时段的发病率更高[3, 4]。虽然心血管疾病昼夜波动的机制尚不明晰,但研究发现血压的骤升和交感神经活动的突然活跃可能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5, 6]。

2.HRV与心血管疾病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