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对潮牌溢价支付的机制研究文献综述

 2021-10-23 20:18:19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

1.潮牌

潮牌即潮流品牌,在国外又称为街牌(street brand,street style,fashion brand)。而关于潮的定义,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学者Sundar,Tamul,和 Wu MU认为,潮是一种具有独特性、新颖性、原创性和积极性的亚文化[1]。学者Aaker和Jennifer则认为,潮是一种具有强烈热情、活力和能量的文化符号[2]。而Caleb Warren和Margaret C. Campbell两位学者认为,潮是一种主观的、动态的、社会化结构的积极特质,归因于人、品牌、产品及趋势等文化对象 [3]。前两种定义都只从潮的某一方面特性来阐释其定义,但Warren和Cambell的观点则更为全面地抽象解释了何为潮。而所谓潮牌就是指那些具有这种潮特质的品牌,由于绝大部分潮牌均为服饰品牌,因此在本研究中潮牌仅指服饰品牌,例如Bape、Fun、Dickies、Vans、Boy London等等。

在国内外以潮牌为研究对象的研究中,主要有三大研究方向。一是张淼[4]、刘梦汝[5]等学者对潮牌服饰本身的图案、款式等设计元素进行探究的方向,提出了一些提升服饰本身在视觉感官上的潮流感的建议,给予了独立设计师或潮流服饰品牌一些可行性建议和启发。二是卜僮[6]、Nobukaza Azuma[7]等学者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对潮牌进行探究的方向,阐释了社会文化随着时代变迁从而对潮牌产生的影响。第三类则是张炜炜[8]、陈春琴[9]等学者从营销的角度探究,分析潮牌的品牌营销战略的方向。总体而言,目前在国内外文献中以潮牌为研究对象展开的研究数量不多,且大部分为第一类研究方向,第三类从营销的角度对潮牌展开的研究较少,国内学者在此方向的研究更是屈指可数,存在较大空白。在潮流服饰文化市场快速发展的今天,许多独立设计师或服饰品牌亟需关于潮牌在营销中的建议和启发,以直接推动效益的增长,因此开展对潮牌的第三类研究意义重大且迫在眉睫。

2.溢价支付意愿

学者Aaker指出,一般意义上的溢价支付意愿(Willingness to Pay Premium,WPP)是指相对于相同数量、相同档次品牌而言,消费者愿意为某一特定品牌支付的额外费用[10]。学者Smith 和Delvecchio则认为,溢价是指消费者在相同或相类似的产品中,认为某一产品对自身而言具有更高的价值,因此消费者愿意为该产品支付额外的价格[11]。而国内学者施晓峰及吴小丁则认为,当消费者在态度忠诚的驱使下,在相类似的产品中,明知价格不便宜的情况下,仍然愿意为某种特定产品支付高价的行为意愿就是溢价支付意愿[12]。由此可见,国内外学者对溢价支付意愿这一概念的分歧不大,可以总结为:溢价支付意愿是指消费者在相类似产品中为某一产品支付额外费用的意愿。

关于溢价支付意愿的研究众多,涵盖了许多领域,比如学者徐玲玲[13]、周文桢[14]等在食品领域对消费者的溢价支付意愿展开的研究。学者吴娅雄[15]、李硕[16]、罗二芳[17]等在品牌营销的领域对溢价支付开展研究,研究发现营销策略对质量价值、情感价值具有积极影响作用,对社会价值产生消极影响。在质量价值与情感价值中介作用下,营销策略与消费者溢价支付意愿呈显著正相关;在社会价值中介作用下,营销策略与消费者溢价支付意愿呈显著负相关。学者邵兵家[18]、董洋洋[19]等在服务有形展示、售后服务等角度开展的研究,研究发现品牌可靠性、品牌意图在服务的有形展示的设计因素、气氛因素、信息传播与溢价支付意愿之间起着中介效应,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售后服务的加强也将提高消费者的溢价支付意愿。而在服饰领域也有学者朱德敏[20]等对消费者的溢价支付意愿开展的研究,该研究发现品牌满意度和忠诚度都对消费者的溢价支付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品牌信任、顾客感知价值、社会价值、情感价值等又对品牌满意度和忠诚度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形成传导关系,并对服饰品牌的现状给予了一定的优化建议。

关于溢价支付意愿产生的原因,Aaker[10]教授认为品牌资产通过品牌认知度、品质感知、品牌联想、品牌忠诚度和其他的专属品牌资产来创造价值。品牌资产的五个因素存在着层层递进的关系,并且从不同方面和不同程度推动着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品牌形象,并逐渐形成品牌忠诚,从而提高品牌溢价。品牌是产品的标志,其不仅仅是用来标记和同类产品之间的差异,而更多的是让消费者产生对该品牌的一种感觉和认知,这便是品牌认知。这种认知能够帮助消费者选择和辨别产品,同时也是消费者选择意向的重要参考。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知直接影响了他们对该品牌的价值认可,消费者对一个品牌认知度越高,他们便越会经常性购买,同时也更加相信该品牌,并愿意为该品牌支付相对较高的价格。

但在目前关于消费者溢价支付意愿的研究中,尚未出现关于消费者对潮牌的溢价支付意愿的相关研究。结合当前潮牌服饰文化流行的背景,许多独立设计师或是服饰品牌例如李宁、安踏都企图在潮牌经济中分一杯羹,但仍处于摸石头过河的阶段。而提高消费者对其产品的溢价支付意愿,则可有效提高企业效益,本文开展的关于影响消费者对潮牌溢价支付意愿的因素研究,将填补过往文献中在此处的空白,并及时给予一些潮牌一定的优化建议。

参考文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