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永安林业商誉减值成因的研究文献综述

 2022-05-04 08:05

文献综述

近年来,由于部分上市公司缺乏内生增长动力,并购成为公司寻求新动能以及不断发展进步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为中国资本市场增添了新的活力。从2014年起,中国上市公司的并购规模快速扩张,到2015年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并购事件数量及金额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上市公司在进行大规模并购的同时,产生了巨额的商誉值。但是,并购商誉的产生由于其判断的主观性,可能为并购公司今后的发展埋下隐患。在2018年发布业绩亏损公告的上市公司中,有一半的上市公司是由于一次性计提大量商誉减值引起业绩“爆雷”在企业大规模并购背景下,研究中国某林业上市公司商誉减值风险的有关问题,对于该行业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商誉的涵义

杨汝梅(1926)将商誉的经济性质归纳为:“商誉为企业中特殊亲善之结果”、“商誉之持久性”、“商誉必有转让之可能性”以及“商誉必可以货币衡量”。从此以后有关商誉的研究成果不断出现。1965年美国著名会计学家Eldon S.Hendriksen在其著作《会计理论》中,总结了前人对于商誉本质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三元理论”,即好感价值论、超额收益价值理论、总计价账户理论。

  1. 好感价值论

好感价值论认为,商誉产生于企业的良好形象及顾客对企业的好感,这种好感可能起源于企业所拥有的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口碑、有利的商业地位、良好的劳资关系、独占特权和管理有方等方面。由于这些因素都是看不见摸不着,且又无法入账记录其金额,因此商誉实际上是指企业上述各种未入账的无形资源,故好感价值论亦称无形资源论。

  1. 超额收益价值理论

超额收益论认为,商誉是预期未来收益的现值超过正常报酬的那个部分。这里的超额收益应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能获取较同业平均盈利水平更高的利润。商誉是与企业整体结合在一起的,无法单独辨认,但企业一旦拥有它,就具有超过正常盈利水平的盈利能力和服务潜力.因此,它的价值只有通过作为整体所创造的超额收益才能集中表现出来。

  1. 总计价账户理论

总计价账户论,也称剩余价值论。这一论点认为商誉是一个企业的总计价账户,是继续经营价值概念和未入账资产概念的产物。继续经营价值概念认为,商誉本身不是一项单独的会生息资产,而是实体各项资产合计的价值(整体价值)超过了其个别价值的总和;而未入账资产指的是诸如优秀的管理、忠诚的客户、有利的地点等。

巨额商誉产生的原因

为了更加清晰、全面地归纳可能引发商誉减值的原因,本文按照从商誉的确认到后续计量过程的时间顺序,逐步对可能导致减值的环节进行分析.

1商誉确认的价值较高

1.1高估值,高溢价的并购

(1)并购双方的高估值动机。 对于被并购企业,较高的溢价反映的是主并企业对被并企业未来经营预期的肯定,可以推高公司股价。并购企业之所以愿意支付明显高于被并购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对价,对于被并购企业可以使其当期利润激增,尤其是当被并购方经营业绩不佳时,高溢价并购会给外界造成经营业绩较好的假象,进而影响投资者的决策。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