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人员监察能力对企业违规的影响研究——基于深市主板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文献综述

 2022-11-29 04:11

文 献 综 述

尽管我国资本市场体系与法律制度逐渐完善,企业内部治理水平显著提升,但企业违规事件依然屡见不鲜,内外部审计合力对规范市场秩序具有重要意义。文献综述将分为两部分,分别是内部审计的监管职能与企业违规的影响因素。

  1. 内部审计的监管职能

貟敏军(2019)认为上市公司必须具有完备的内部控制体系,公司的管理部门才能够以自身的利益为出发点,降低企业内部控制的运营风险,使披露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更加客观真实,更加可靠,有利于监督机构的管理和投资者的判断,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与内部审计有关的文献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内部审计监管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两个方面。

首先从影响因素来看,周保坤(2019)从内部审计部门规模、内部审计独立性、设立内部审计部门的动机以及内部审计制度四个角度,采用赋值加权重的方法,来衡量企业的内部审计质量。傅太平(2015)使用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内部控制缺陷以及是否为前十大事务所审计三个变量来衡量内部审计水平,检验了三个变量与财务报告披露透明度的关系,最后得到结论:内部审计水平与信息披露评级显著正相关。也说明内部审计水平越高的公司一般具有更高的财务报告质量。王兵(2018)基于内部审计人员兼任监事会成员的视角,检验内部审计人员兼任监事会成员的治理效应,发现相比于非审计总监担任监事会成员,审计总监兼任监事会成员更能抑制盈余管理活动。还证实兼任时提升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的重要途径。但内部审计治理现状却不容乐观,2014年我国《内部审计基本准则》进一步对内审人员的胜任能力作出要求,着充分说明内审部门的监管水平与内审人员配置息息相关。李世辉(2019)首次将内部审计经理监察能力作为一个综合指标进行测度,引入DEA模型建构综合指标全面地度量监察能力,将内审经理的个人资质作为投入要素,主要包括内审经理的学历、财会经验、外部审计经验与证书资质四个方面,将企业财务报表质量作为产出要素,是对度量方法的一大改进。

从监察效果的角度来看,王守海等(2010)认为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互动有助于降低审计成本,内部审计的治理作用会影响其监察职能的发挥,进而提升企业的财务报表质量水平。根据梅丹(2018)的研究,内审人员的沟通能力对内审机构的独立性和内审监察质量的正向关系具有调节作用,这也正表明内部审计部门的组织能力与人力资源配置会影响其监察职能的发挥。

  1. 企业违规的影响因素

徐筱凤等(2019)指出我国上市公司违规行为呈倒U形特征,自2012年至2015年连续4年不断上升,到了2015年达最高点,但随着政府监管力度的提高,自2016年至2018年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就开始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中国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主要集中在推迟披露和重大遗漏方面。

国内外学者对公司违规影响因素的传统研究主要集中于考察董事会特征、股权结构、高管特征、薪酬体系等方面。除了这些传统的研究方向外,更多软性约束因素,如文化、地域差异、人情关系,尤其是上市公司高管之间裙带关系的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和监管部门所关注的重要话题。桂爱勤在(2018)上市公司违规传统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影响上市公司违规的内部因素,包括CEO个人特征、独董履职、机构者持股等因素。逯东等(2017)指出上市公司管理者的违规是预期违规收益和违规成本的权衡。

杨育(2016)发现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对公司违规行为的发生总体上存在抑制作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公司发生违规行为发生的概率越小,且这种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内幕交易、违规担保等方式的公司经营违规行为。周保坤(2019)和Prawitt等(2015)通过研究企业通过盈余管理的手段美化财务报表这一现象,发现内部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内部审计质量越高,盈余管理程度越低,意味着企业违规的可能性越小。其中内部审计负责人作为重要的考察因素,主要考虑内审负责人的审计任期,发现内审负责人的审计任期与盈余管理之间存在一种U型的关系,在审计任期约为7年时盈余管理程度最低。刘杰(2018)指出审计师专长性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水平显著负相关,集审计师声誉能够显著约束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李丽军(2014)得出内部审计的规模与财务报告质量显著正相关,内部审计负责人的专业胜任能力与财务报告披露质量也是显著正相关,但郭慧敏(2014)却指出内审负责人的专业胜任能力与公司财务报告是否可靠,是否及时披露之间没有显著的关系,且审计负责人胜任能力越强,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对于管理者胜任能力的度量,Peter等(2012)主要采用了DEA模型对胜任能力进行量化。

张建平(2019)主要以国有企业为研究对象,发现巡视程度会影响国企违规行为发生的概率,巡视程度越大抑制作用越强,而当国企内部控制程度较弱时,巡视一直国企下一年违法违规行为的作用更为显著。但是,由于每个个体的忠诚度与偏好是不一样的,Hars等(2015)指出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实施违规行为,因而并非存在舞弊动机就必定导致企业违规。外部治理体系主要依靠外部监督机构净化企业的违规环境,其中,Chen等(2014)认为分析师追踪能够增强信息透明度,减少企业违规行为的发生。Ling等(2014)认为企业违规与外部审计和政府监管有关,负责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规模越大,公司发生违规的可能性越小。

企业违规行为时内外部治理环境、高管动机及态度共同作用的结果,然而现由领域多局限于各自单一的领域。因此,本文从内部治理的角度系统考察企业违规行为的规避路径,既可以系统集成当前各研究领域的成果,也可以为市场监管提供决策参考。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