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Charts的中国工业污染时空统计分析系统文献综述

 2021-10-27 22:18:36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1. 基于Echarts的Web前端可视化应用国内外研究现状数据可视化起源于18世纪,William Playfair在1786年出版的《商业与政治图解》一书中首先使用了统计图表来表示一个国家的进出口量,这揭开了数据可视化应用研究的序幕。

19世纪,数据可视化主要在统计图形的图标类型发明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几乎所有的现代图表都是在这个阶段产生。

进入20世纪后,数据可视化有了飞跃性的发张,信息可视化作为独立的学科正式成立。

实践证明,数据可视化的实际应用价值巨大,它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区,而且在国内外的应用都非常广泛。

目前,国内外有许多归还予数据可视化的书记著作和论文资料,比较著名的著作有《鲜活的数据-数据可视化指南》、《可视化数据》、《大数据可视化:重构智慧社会》登,这些书籍从数据获取、可视化分类、可视化设计、可视化工具与技术的选取以及应用方面对数据可视化进行解析。

同时,国内外对数据可视化库的研究较深入,涌现出许多高效的可视化库,国外比较著名的库以HighCharts、Data-Driven-Documents等为代表。

国内的可视化库则主要以Echarts为代表,它是一款非常优秀的可视化图表空间,底层依赖轻量级的Canvas类库,提供直观、生动、可交互、可高度个性化定制的数据可视化图表。

Echarts的设计是面向数据的,基于数据来驱动图形的生成,通过改变数据来改变图表的表现形式。

2. 中国工业污染国内研究现状国外研究者围绕工业污染排放做了大量的研究,较多的研究围绕工业污染物的测算方式展开研究。

此外,国外研究还从环境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角度对工业污染进行研究,文献多围绕紧急发展与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之间的关系,上世纪七十年代关于环境污染与工业规模增长的文献主要集中在研究工业发展是否存在极限的问题,到九十年代,Grossman和Krueger(1991)首次对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认为经济增长会消耗更多的能源,导致产生更多的工业污染物,同时随着经济的增长,技术工艺提升,工业污染物的排放量会减少。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