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夏目漱石《门》中宗助的悲剧文献综述

 2022-09-03 22:40:15

夏目漱石《门》研究综述

摘要:夏目漱石的作品《门》是其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以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创作了一个感伤的世界。因其丰富的内涵和富于模糊性的表达,《门》常被研究者从多种角度进行解释与分析。国内目前对夏目漱石《门》小说文本的研究主要从蓄势形态、情节结构、女性主义这三个角度入手,还有少数研究者从夏目漱石的生活以及其文学评论入手对《门》

进行评价和分析。

关键词:叙事形态;情节结构;女性主义;

《门》是日本作家夏目漱石创作于1910年的长篇小说,是其前期作品“爱情三部曲”的最后一部,讲述了宗助和朋友妻阿米相爱结合,招致社会唾弃,艰难生活的故事。

小说的作者夏目潄石是日本近代小说家、评论家,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享极高地位,被称为“国民大作家”,与森鸥外并称日本两大文豪。他多数作品中蕴含着对现实的强烈批判,对个人心理的精确细微的描写开了后世私小说风气之先。自《门》问世之后,夏目漱石对社会的批判思考逐渐转向了对个人内心世界的精细剖析,《门》堪称其思想转变的标志。

在中国知网搜索“夏目漱石 门”全文找到 5409 条结果,搜索主题找到 1782条结果,搜索篇名找到 427 条结果。

国内研究现状及评价

就笔者所能查阅到的信息来看,国内对于夏目漱石本人的研究始于1918年,周作人最早介绍夏目漱石,鲁迅最先翻译夏目漱石的作品,随后,章克标、崔万秋、张我军、胡雪、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