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明清时期自画像意象文献综述

 2022-09-03 22:37:34

论明清传奇中“自画像”的文化价值

摘要:“画中人”故事类型是中国民间文学中的极具特色的叙事类型,在民间文学研究中成果斐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画中人”故事类型中的“自画像”进行研究,对“自画像”的渊源和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自画像”对自我意识的重构角度入手,作者借“自画像”使得剧中人物重新认识自我,从而获得真正自我的过程,探究了其具有文化内涵,进而得出“自画像”包含了深刻的性别意识与悲剧意识。而对此探究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为深刻地认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意象因素,这对我们认识中国明清文学乃至今后的文学创作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画中人”;自画像;自我意识

一、文献综述

选择“自画像”作为毕业论文的研究课题是因为笔者在阅读《牡丹亭》的过程中,对杜丽娘“写真”这一行为,以及对由这一行为而产生的“自画像”在全剧中作用的思考,进而通过查阅资料,发现“自绘春容”这一行为在戏剧当中并非个例。即使它们产生的原因不尽相同,在全文中的作用也大小不一,然而就整个戏曲史而言,却是一个独特的存在。笔者在追根溯源后更是发现,“自画像”的运用并非汤显祖首创。晚唐女诗人薛媛就曾赋诗《写真寄夫》,之后张君房《丽情集》更是将此情节进行了更为丰满立体地创作,但毫无以为,《牡丹亭》使“自画像”获得了更大的艺术价值,对其后的洗去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并最终促使笔者确立本论题的研究对象——“自画像”。

在民间文学的研究中,“画中人”作为一个故事类型早已引起研究者的兴趣,臧卢璐、王立等人就先后撰文对此类型进行探索分析。同时随着文艺的交叉发展使得“画中人”不仅在民间故事中广为流传,而且随着新兴的艺术形式——戏曲的兴起,诸如“画中人”这样一个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故事类型被剧作者吸收。“画中人”故事类型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逐渐衍生出了“自绘写真”的情节,而由此产生的“自画像”较“他画像”而言被作者赋予了具有更深层次的内涵和价值。

“传奇”一词,始自于唐元稹的《莺莺传》,晚唐裴鉶将其小说集命名为《传奇》,宋以后就以传奇概称唐代新体文言小说。宋元以来,无论诸宫调、南戏和北杂剧,都继承了唐代小说“作意好奇”的传统,并取材于唐传奇,以引人入胜的情节来讲述奇人异事,所以也被称为“传奇”。至明清时期,南戏盛行,大批文人进入戏曲剧本的创作,戏曲作者们追求情节、人物上的奇异性和新颖性。正如清代戏曲家李渔所云:“古人呼剧本为传奇者,因其事甚奇特,未经人见而传之,是以得名,可见非奇不传。”[1]这样,明清两代极盛一时的记述奇人、奇事、奇情的长篇戏曲就被称为“明清传奇”。《中国曲学大辞典》“传奇”条目上解释其概念为:“传奇指的是明清两代南曲系统以文人创作为主体的、文学上规范化、音乐上格律化的长篇体制的剧本。”[2]

在“自画像”的研究成果中,一些学者已经发现民间故事与戏曲之间的某些关联并发表了一些研究成果,如纪军的《论lt;牡丹亭gt;对民间文学素材的处理》。此外,将“自画像”置于“画中人”戏曲类型之中进行研究,亦出现了一些研究成果。孙书磊在《论明清之际戏曲叙事的类型化》一文,探讨了明清之际戏曲类型化这一现象,主要针对“离魂——还魂——入梦——画中人/镜中人”这样的情节发展模式进行探讨,认为这一叙事类型化的出现与当时的社会生活现实、戏曲创作时间和戏曲理论批评等因素密切相关,它体现了古代戏曲的艺术精神和创作思维的惰性特征。在这一论文中,“自画像”只出现在“画中人”类型中,对它产生的背景、存在的意义及其深刻的思想内涵都没有进行分析,有限的篇幅使作者对“自画像”的创作解读不够深刻。

在张楠、张瑞平的《论明清传奇中画中人意象》中,作者在文中提出“画中人”是中国古代戏曲中普遍采用的艺术手法,其中尤以《牡丹亭》、《梦花酣》、《桃花影》最为突出。作者对这四部作品进行了分析和对比,但是对于《牡丹亭》中出现的“自画像”并未有过多的分析,只是一笔带过。主要是探讨“画中人”类型戏曲的主要内容是为了体现女主人公追求自由爱情、大胆捍卫爱情的“情至”思想。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