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白蛇传故事的改编——以《青蛇》、《新白娘子传奇》、《人间:重述白蛇传》为例文献综述

 2022-08-31 10:02:25

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白蛇传故事的改编

——以《青蛇》、《新白娘子传奇》、《人间:重述白蛇传》为例

摘要:白蛇传故事是中国民间传统神话传说,从古至今为了乐道,在五四运动后的百年中,白蛇传文化历经多重研究,至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迸发白蛇传重述和影视化改编的热潮,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改编作品的时代价值,而未来白蛇传故事的改编也将进一步走向系统化、理论化,其经典价值将在流动的时代思潮中永远存在。

关键词:白蛇传;白蛇传改编;时代特征;经典性

一、文献综述

白蛇传故事是与《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并称的民间四大经典神话传说之一,这里提到的“《白蛇传》是白蛇变人,人蛇结合故事的通称”,指的是传统的白蛇故事。中国的蛇文化传统源远流长,从上古神话的蛇神崇拜到魏晋时期的蛇类精怪故事,而蛇化女人同民间男子相爱结合的故事,则产生于唐代。之后《白蛇传》故事的发展经历了主要的三个阶段:最早在宋人话本中出现的《西湖三塔记》被看作是《白蛇传》故事的雏形,在明代冯梦龙《警世通言》中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则是现存的最早的完整的白蛇故事,而在清朝乾隆期间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白蛇传》被改编成为多种戏曲、说唱、小说,在大江南北流传。

而自《白蛇传》定型成熟之后,许仙和白娘子的故事就一直在民间传诵,为人们所喜爱并在现当代文人的手中被不断重述改编,而这不仅是因为经典神话本身的固有价值,也是由于所处时代和民众心理的影响。八十年代以来,以《白蛇传》故事为蓝本的新编掀起了一股热潮,各种体裁创作丰富。电视剧方面有新加坡版的《白蛇青蛇》、香港版的《新白娘子传奇》及大陆版的《新白蛇传》,其中,尤以 《新白娘子传奇》影响最大;戏剧方面则有 《青蛇传》、《白蛇前传》、《白蛇后传》等;小说方面著名的是香港作家李碧华的《青蛇》、海外华人作家严歌苓的《白蛇》,李锐、蒋韵的《人间——重述白蛇传》、蒋勋的《舞动白蛇传》等。于此同时,出现了一系列相关的评论文章,如王立、刘莹莹发表于 2005 年第 5 期《辽东学院学报》的《试论白蛇传故事的嬗变》,侯春慧发表于《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 年第 1 期的《白蛇传奇与现代体验——以李碧华小说lt;青蛇gt;为中心看一个传说的流变》,王春林在 2007 年第 5 期《扬子江评论》上发表的评论文章《“身份认同”与生命悲情——评李锐、蒋韵长篇小说〈人间〉》等等。这说明《白蛇传》故事的重述和改编正在逐渐被中国当代文学评论界关注和重视,而白蛇传的改编在历史中也显得越发历久弥坚。

就研究内容方面,白蛇传研究从五四时期到80年代主要集中在源流研究、关系研究、整体文化研究、个别作品研究、比较研究和媒介研究六个方面。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