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专题教学研究文献综述

 2022-08-19 09:42:06

中学语文专题教学研究综述

摘要:自从中学语文进行课程改革以来,专题教学受到广泛关注。在中学以专题为纽带开展语文课程的专题教学,融合了教学内容的集中性、教学过程的探究性、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教学目标的层进性,不仅是对语文知识的集中优化学习,更是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中学语文;专题教学;语文教学

一、“专题教学”概念辨析

《专题突破逐步开拓——高中语文教学结构改革初探》(1986)一文最早在高中语文学科教学相关表述中提出“专题教学”一词,尽管当时撰写此文的华东师大二附中高一语文备课组并没有给出“专题教学”确切的定义,而文中列举的具体教学过程中也与当下的专题教学模颇有不同,但仍为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

“专题教学”名称与内涵的不确定一直持续到本世纪初,其间有学者使用过“专题式语文教学法”“语文专题研究性学习”等名称。直到2011年全国第二届高中语文模块课程·专题教学研讨会的召开,会议名称从首届的“模块课程”改为“模块课程bull;专题教学”。随后“专题教学”这一名词基本成为定称,但对于“专题教学”的内涵则一直没有定论,如有的学者认为目前的“这些定义都没有充分地落实到语文专题教学中,因为语文专题教学一直以来都在实施着简单重复的lsquo;聚篇为类rsquo;的教学,即只把专题教学当作资源的变化,而非课堂形式变化的专题教学”。

不同的学者对“专题教学”的理解不尽相同。褚树荣(2018)认为“语文专题学习是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下,根据专题的学习任务,整合课内外相关课程资源,通过研究性的学习活动,训练语文关键能力,形成基本品格和价值观的学习模式”。李煜晖(2017)则认为高中语文专题教学是围绕“专题”而不是围绕文本展开的教学,是一种对高中语文生语文学科学习内容、学习资源、学习方式和学习评价进行深度整合和系统设计的教学形态。刘志江(2018)等学者则提出专题学习是以“题”(问题、话题、课题、主题)为最小的教学单位,聚类一组阅读材料,借助“题”在材料间建立“卯榫”结构的内在逻辑关系。

综上所述,专题教学是一种将一定数量的经典作品按照作家、主题等共性聚篇为类,针对专题设计一定的问题情境,在问题情境下创建贴近学生实际的学习任务,培养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升语文课程核心素养教学方式。

二、“专题教学”与传统语文教学的差异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