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的快感——流潋紫网络后宫小说中的审美接受研究文献综述

 2022-08-15 10:34:23

“重复”的快感

——流潋紫网络后宫小说中的审美接受研究

摘要: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催生出的网络文学拥有传统文学不具备的神奇魔力,许多模式化的网络文学深受读者喜爱,点击率高居不下。《甄嬛传》、《如懿传》是两部重要宫斗小说,在网络文学中有代表性的意义。本文通过比较《甄嬛传》、《如懿传》在世界设定、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方面的相似之处,层层剖析隐藏在作品背后复杂的读者接受心理,并联系文本之外的重复“套路”,解读网络文学带给读者的“重复的快感”。

关键词:《后宫甄嬛传》;《后宫如懿传》;重复;审美接受

一、文献综述

(一)选题缘由

在传统文学概念里,文学追求独一性与个性化:“第一个把花比作女人的是天才,第二个把花比作女人的是庸才,第三个把花比作女人的是蠢材。”而现今蓬勃发展的网络文学,不同文本间具有极高的相似性,然而点击率依旧高居不下。不单单是不同作家之间的小说文本内容、情节等雷同,就连同一作家创作的不同小说也都十分类似。以流潋紫的宫斗小说为例,《如懿传》与《甄嬛传》从世界设定、人物创设、故事创造等各方面有较大相似性,流潋紫保持一贯婉约典雅的文风,书写了两个发生在尔虞我诈的后宫的故事,主角团队均由女主与队友“一个相互扶持、不离不弃的好姐妹、一个善于出谋划策的忠心仆人、一个医术高明但不受赏识的太医”组成,对手设定、斗争手段、情节发展等等也如出一辙。但《甄嬛传》大火后,《如懿传》依旧大火。这已经成了网络文学的一个怪异现象:作家们似是刻意重复一个叙述模式、故事框架,不做较多突破创新,然而广大读者依旧欣然接受。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读者接受心理?网络文学的审美价值又在何处?

(二)本课题研究现状

当下,网络文学的读者接受心理研究尚处发展阶段,已有部分成果。王祥在《网络文学创作原理》中对网络文学的创作基本理念做了详细阐述,从读者接受心理的角度阐明网络文学是否给读者提供了“情感共同体”是作品成败的关键之一。潘桂林在《读者中心神话与精神生产危机》中提出“读者意识”是“文学场要素的联结核”,它极大地影响了作家的创作倾向。管雪莲在《玛丽苏神话的历史依据、叙事范式和审美趣味》中分析“玛丽苏式的女性形象”,她们的“意义是在启蒙与神话的交相辉映中完成对女性英雄主义的幻梦型形象及叙事范式的升级。”在心理学方面,荣格认为“幻想”是“取得心理平衡和心理补偿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手段,它们有权利要求得到满足”,心理学马斯洛则提出“欲望是无休止的”。这些理论为本研究的展开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