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连云港地名研究文献综述

 2022-08-02 11:04:47

文献综述

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连云港地名研究

近几年来文化语言学已经逐渐成为中国语言学研究中的一门“显学”。

陈建民先生指出“从结构语言学到文化语言学,标志着从语言结构系统的研究转向语言功能的应用研究,从单一学科到综合学科的发展,从小语言学到大语言学的过渡。文化语言学的出现具有使我国语言研究由单纯的描写型向人文型转折的重大意义”。

文化语言学(也叫民俗语言学)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语言学分支之一,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研究各地地名背后隐藏的文化含义的学者也愈来愈多,如华林甫教授的《中国地名学源流》就透过地名分析了我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以及深层的民族心理;任晓燕在2007年所著的《南京地名文化语言学分析》也影响颇大。而关于连云港地名的研究,也有了较深入的发展,比如这几年先后发表的《连云港地名录》、《连云港市乡镇地名语言与文化研究》、《连云港市地名概览》等,就比较系统的阐述了连云港市地名所反映的意义和文化特点。

首先,唐黎标的《连云港市乡镇地名语言与文化研究》指出地名是指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词。它们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种类众多,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此文通过对江苏省连云港市镇乡地名的探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语言学角度出发,初步考察连云港地名的起源、语言特点、用词特点以及地域文化特点。这篇文章对于研究连云港市地名与文化的关系有很大参考作用。

丁运安所著的《连云港市地名概览》也有一定参考价值,该书分为两个部分,汇编了连云港市的主要地名:行政区划部分收录了乡镇及乡镇以上政权权名称的沿革及所辖区域的概况;地理实体和名胜古迹部分则重点收录了山脉、海岛以及重要的人文景观。该书不仅能对从事地名学研究和地名工作者提供帮助,而且能对从事语言学、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社会学等学科研究及各界人士提供参考。

陈计兵的《地名与地理环境关系研究》指出正地名是特定地理实体的指称,是一定地域的标志。地名不仅代表命名对象的空间位置,指明它的类型,而且还常常反映当地的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特征。陈计兵通过将地名与地理环境相联系,引导我在写论文的时候多搜集连云港地名与周边环境、地理位置的关系方面的资料。

潘美秀和张大强写的《浅谈连云港历史名城申报视野中的方言地名》一文着重探讨了连云港市在历史名城申报中方言地名的挖掘及视觉化应用与传播问题。方言地名是地域文化中非常有特色的内容,对其有代表性的元素运用视觉化的方法进行设计表现,并且应用现代互联网结合数字媒体手段进行有效传播,有利于增强城市文化感染力,对于连云港历史名城申报具有重要意义。此文对连云港市的方言地名有详细具体的阐述,对于研究连云港地名具有重要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