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奖惩的敏感性及道德水平对其说谎行为的影响文献综述

 2022-08-12 10:49:59

大学生对奖惩的敏感性及道德水平对其说谎行为的影响文献综述

摘要:说谎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的现象,一般人们对其持负面评价。其中,对于儿童的说谎现象,人们更加容易将其与道德要求相联系。然而,心理学家对儿童说谎却有着有不同的看法。心理学研究者很早就开始关注说谎问题,比较有名的是皮亚杰在考察儿童道德认知的过程中对儿童说谎进行的研究。近来,随着心理学理论的研究热潮兴起以及对社会性发展的关注,儿童说谎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关键词:说谎; 奖惩敏感性; 道德自律

一、文献综述

说谎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的现象,一般人们对其持负面评价。其中,对于儿童的说谎现象,人们更加容易将其与道德要求相联系。然而,心理学家对儿童说谎却有着有不同的看法。心理学研究者很早就开始关注说谎问题,比较有名的是皮亚杰在考察儿童道德认知的过程中对儿童说谎进行的研究。近来,随着心理学理论的研究热潮兴起以及对社会性发展的关注,儿童说谎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根据皮亚杰在儿童道德发展的研究,儿童对说谎的定义历经了三个阶段: 顽皮的话——某些不真实的东西——任何有意图的错误陈述。第一阶段,儿童认为不说真话也属于说谎,但是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儿童的顽皮话和说谎都会受到成人的约束,同时儿童并不能区分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这些使得儿童认为说谎就是用语言的手段犯了一个道德错误;第二阶 段, 5 至 7 岁的儿童可以认识到有意行为和无意错 误之间的细微差别,但是他们并不强调这种 区别,而是将二者均称为“谎话” ; 第 三阶段,大多数儿童认为说谎是欺骗,是有意图的行为。随着研究进展,有许多心理学研究者对说谎提出了许多其他的看法,米歇尔认为“说谎是有利于沟通者的错误沟通”。不过,如果按照这个定义,会有一些本没有说谎意图但却无意说了自己认为正确但实际上是错误的人也可能被列为说谎者。因此,之后又有研究者提出 “说谎是一种说谎者企图在另一个人身上建立欺骗者认为是错误信任或理解的行为。”后来,有学者认为这些定义不够全面,因为 说谎有时并不能成功误导对象,所以指出“谎 言是一次成功或者不成功的有意尝试,并且没有预先警 告,企图让另一个人产生一种欺骗者自己知道是错误的 信念。”在说谎的跨文化研究 中,也有研究者把面子谎和谦虚作为中国文化所特 有的说谎现象。

从皮亚杰从儿童道德发展理论开始,对于说谎的理论研究从来没有停下脚步,儿童道德发展理论对理解儿童说谎的内部机制有很大启发。在之后深入探讨说谎概念及其道德评价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与发展有关的三大理论观点———命题理论、原型理论与民俗模型。 ( 一) 皮亚杰的理论解释

在皮亚杰看来,儿童的说谎是自我中心主义和 成人的约束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现象。自我中心主 义是儿童心理的一般特征,这个时期儿童更多是凭借内心的愿望或想象来歪曲周围的世界,从而满足内心的需要,而且他们并没有将自身活动 同化于现实的需要。成人对他们的道德约束, 比如不能说谎,客观上只是儿童对成人的单方面尊重和服从。这些约束在他们看来是神圣的、权 威的,就如同自然界太阳的东升西落这些客观现象一样。简言之,这时期儿童并未把成人的约束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因此,儿童将语言上的调皮话当成谎言,抑或依据语言所造成的客观后果来判定 是否说谎就显得理所当然了。而直 到儿童能越来越多地和他人进行平等协作时,这种 情况才开始得以改善。在平等的协作中,儿童能够体验到互惠的需要,意识到说谎会损害互利互惠的关系,由此他们便开始将成人的道德约束内化为自己的思想。也正是基于这些原因,儿童的说谎展现出从对外在规则的绝对化服从向有利于协作互惠方面发展的趋势。

( 二) 说谎发展的原型理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