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门城门几丈高”南京城墙书籍及衍生品设计文献综述

 2022-07-28 10:07

文献综述

南京古城墙,是中国筑城史上成熟时期的重要代表作,也是南京城市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符号。南京城墙是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为保卫京师的重要防御工程。朱元璋称它为“天下山川,唯秦中号为险固。”南京虽有龙蟠虎踞之称的天然地形,但对当时城垣建造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建筑特点及特点与南京的地形地貌有很大关系,是传统筑城技术的创新与南京城市特点完美结合的产物。它设计独特、气势恢宏、设施完善,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砖石砌筑的城墙。南京明城墙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建筑技术价值和军事防御价值。经历了六百多年的风雨洗礼,明城墙见证了石头城的兴衰变迁,守护了城市的文化脉络,也是南京人的文化记忆。

“城门城门几丈高”,来源于南京的一首民谣。

“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

骑大马,带把刀,走进城门操一操。

问你吃桔子还是吃香蕉?”

这首儿歌中的城门,就是指南京明代城墙的城门。明代南京都城由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四圈城墙组成。而如今简称的“南京城墙”仅指的是第三圈的京城城墙。南京城墙经历岁月的洗礼、蒙受过战火的硝烟,甚至遭受过部分拆城,但幸运的是,迄今保存的长度约为原始城墙长度的三分之二以上。1988年,南京城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在逐渐意识到保护城墙对于传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城市文化特色和精神根脉的重要意义。而南京城墙已然成为了现代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深深地植根于这里。

书籍设计以前叫“装帧设计”,一直被定义为给正式出版的图书设计封面和少量的版式设计,其内涵相对显得狭窄。但随着现代书籍艺术的发展,书籍设计已经超越了原有的设计观念,图形、图像、文字、色彩、版式已不仅仅作为表达书中内容的基本元素,而被赋予了更高意义的审美要求。因此,传统的“装帧”这一概念已经无法承载如此丰富的内涵。而这种概念的转换是在信息时代背景下的内涵解读,是整体性思维的飞跃。本课题的目的是通过书籍设计的方式,解读南京城墙,通过对明城墙现存的十三座城门和铭文的研究,让人们可以更新的了解南京明城墙的历史,和如今的现状,并能够更好地进行保护和文化的传承。

南京明城墙的规划,是为了体现朱元璋“皇权神授”的正统地位而精心设计。杨国庆在《南京山水城林》[1]写道:明太祖朱元璋建造的四重城墙,是以中国古代都城营造中的传统思想为原则,在继承“法天象地”、“宇宙中心”等都城规划的同时,结合南京的地形地貌,使南京四重城垣各含天象三垣、南斗与北斗聚合,天圆地方的寓意,从而突出了皇权的神圣、正统和神秘,并弥补了南京位于我国东南——不是“国之中土”的遗憾。在“宇宙中心”这个设计思想的构架下,不仅充分利用了当时南京的地理环境条件,也满足了朱元璋在南京建都的政治需要,反应了作为中国传统都城历经千百年后的鼎盛状况,是中国古代都城营造中的杰出作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