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云间”清代云肩图形文化推广及衍生设计文献综述

 2022-04-26 10:04

文献综述

云肩,又称披肩或披领,妇女披在肩上的服饰部件,是我国古代尤其是明代以后妇女的重要服饰品和装饰品。秦即有披帛,晋有帔子,hellip;hellip;披帛形制如围巾,帔子则近似云肩、背心或比甲。[1]据此可得知晋时便有了帔子,帔子与云肩在形制上近似,与披帛不同。因此,同属于肩部的披饰,云肩、披帛和帔子分别为不同之物,有相似之处但实为两物。云肩的形制如《舆服志》元史卷七十八志第二十八,舆服一中的“仪卫服色”中的描述“云肩,制如四垂云,青缘,黄罗五色,嵌金为之”。由此,云肩的形制是有四个云纹的造型。[2]

云肩发展到明末已经形成了层次丰富、精美多样的形制,并一直延续到清代末期,这一时期云肩发展鼎盛,穿着云肩的人群从皇宫贵族拓展到民间百姓,逐渐成为民间女子服装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礼仪配饰。因云肩的空前发展和日益普及,不仅成人可以佩戴,儿童也同样可以穿戴,通常将儿童佩戴的小云肩称为围涎、围嘴。儿童围涎是防止婴幼儿的口水或食物弄脏衣物,云肩是防止女性低梳发髻的油脂弄脏衣物,围涎和云肩两者均有保护衣服的功能作用,因此,云肩常常被作为肩饰搭配于服装。后来发现云肩精美的形制和工艺,使云肩的视觉审美性远远超于它的功能实用性,这便积极有效地促使云肩形制和工艺方面的创新。

清代云肩作为中国汉族传统服饰的重要配件,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也是人类智慧凝聚的结晶,人们可以通过云肩来传递社会文化、生活体验以及个人情感。清代云肩是中国女性服饰的一个符号、一种标志,在女性服饰配品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是体现中国传统女性柔美含蓄的饰物,也是体现中国民俗文化的载物和遗产。本次研究将清代云肩在当代生存的境遇加以分析,并汲取清代云肩的构造、形制、颜色、纹样等元素的精华,进行海报设计及当代生活用品的再设计,希望对云肩独特艺术形态的传承有所帮助,对发扬中国特有的民俗文化有所促进。

当代设计中要想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必须以“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作为出发点,将民族元素与当代元素有机结合,设计出既具有传统民俗韵味,又具有时尚现代感的文化作品,被当代审美所接受。

尽管云肩的图形内涵丰富但在传统的大环境下,云肩图案的装饰性研究无论是国内学者还是国外学者都鲜有触及。另外,即便是四合如意云肩在色彩的分类和辨析也是一直被忽略的部分。这种被忽略并不是因为其不重要而是因为云肩自金元时期繁盛以来离当今已有上千年历史,时代久远虽有世代传承的手工艺人,但能找到的精通云肩制作的却寥寥无几,所以探究它的图案色彩等工艺流程有一定的难度,由此云肩的艺术图案色彩是一处尚未开发的文化技艺宝藏。

云肩属于中国传统服饰品,它起源早,虽历经多个朝代,但随着社会变迁和服饰的几经改革,云肩也早已在清末民初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它不属于时尚的潮流,现代生活又少有它的踪迹,所以云肩作为一种服饰品对国外的影响微乎甚微。只有在国外的绘画中以及少许书籍中有对云肩笼统的介绍。[3]

云肩色彩以“五色”为正色,其他“间色”为陪衬。“五色”由青、赤、黄、自、黑组成,象征世间万物皆由“五行”(金、木、水、火、土)生成,“五色”为本原之色、百物之色,使尊尊卑卑不得相逾。云肩也用红、黄、蓝三原色及间色绿、橙等。原色既饱和又鲜艳,体现了中国传统色彩以艳丽为美的特点。红、黄、蓝三原色加黑白两极色构成的五方正色,奠定了中国传统服饰艳丽的基本色调。北方地区的云肩色彩云肩不同于南方,尤其自己的特点。[4]

云肩的产生的出发点在于它的功能性。云肩最初是以其实用性来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古代妇女戴云肩都是避免发髻出油弄脏衣服的肩部,而儿童是为避免其涎水沾污衣服,李渔曾在《闲情偶寄》中以“云肩以护衣领,不使沾油”来表现云肩的实用性。云肩在齐鲁地区还有保护的作用,因在劳作的时候能够保护肩部服饰带来损坏以及减轻劳作时的肩部疲劳。可见,云肩随着社会及人文的发展也在不断完善,使得更加满足人的需求。[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