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说常德”地域文化推广及衍生设计文献综述

 2022-04-26 22:48:10

文献综述

湖南常德,古称“武陵”、“朗州”,别名“柳城”,是湖南省副中心城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洞庭湖西岸,史称“川黔咽喉,云贵门户”。更是一座拥有两千年历史的历史文化名城,荣获多项荣称的文明古城。今天的常德已成为中国中等城市建设的典范。常德地处举世闻名的武陵源旅游区,人文资源丰富,文化积淀深厚,自古享有“风景之国,文物之邦”的美誉,文化资源丰富,深厚。常德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德为名的中国道德文化发源地 “德城”,其“常德德山山有德”更是将其城市的文化底蕴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由过去的休闲观光旅游过渡到层次更高的文化旅游。因此提高旅游文化层次,充实旅游文化内涵,已成为常德旅游业的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篇《桃花源记》,让常德拥有“世外桃源”、“福地洞天”的美誉,常德因此拥有一个美丽的名字——“桃花源里的城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享誉千古,自唐后开始受到肯定和赞赏,熏陶了无数后来诗人,经过历代著名文人士大夫的传承和演绎,影响深远。该文奠定了陶渊明在我国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地位,使其形成独树一格的文学流派[1]。人们不仅被其精湛绝伦之词句所惊叹,更对其笔下的桃源意境所向往。千百年来,桃花源以其幽静秀美的独特风貌吸引了无数慕名而来的文人骚客,挥毫洒墨,更使得桃花源成为家喻户晓的旅游之地。

据资料记载,常德桃花源始建于晋,兴于唐,盛于宋,毁于元,明清时兴时衰,1990 年大规模修复,至今已有 1600 多年历史。据史料记载,在桃花源留下诗文的唐代名人多达四五十人,其中有孟浩然、张旭、王昌龄、王维、李白、刘长卿、韩愈、王建、刘禹锡、杜牧、李群玉、章碣等。宋朝,桃花源得到更大的开发与修复,成为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元代被兵燹毁为一片废墟。明代,桃花源时修时毁,时兴时废。清代,桃花源陆续得以修复。民国时期,桃花源也稍有修复和开发。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非常重视桃花源的保护、修复和开发。1995-03-24,江泽民主席视察桃花源并题字;2006年常德桃花源古建筑群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从历史、文化、文物和环境等方面考证,常德桃花源是我国历史最久、文物价值最高、保存规模最大的桃源文化遗存,这奠定了其在我国桃源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从保护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角度出发,由常德桃花源作为这种非物质文化的传承载体具有现实和科学意义。

经过多年经营, 桃花源知名度越来越高, 影响力越来越强, 市场半径越来越大, 客源市场由近距离扩展到了远距离,由散客市场扩展到了团队市场, 由境内扩展到了境外。桃花源现已拥有了极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成为了旅游界一个知名度较高的品牌[3]。 但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第一,文化品牌效应不明显。常德周边的旅游城市都有很好的旅游形象定位,附近的韶山、花明楼景区旅游形象明确定位于名人故里红色旅游,张家界旅游形象明确定位于山水风光生态旅游,而常德文化品牌桃花源却没有鲜明的形象定位,虽然一直对外推销桃花源为世外桃源旅游地,但品牌的效应不明显。第二,文化知名度不高。在湖南的旅游资源百度搜索中,张家界,凤凰古城,岳阳楼等这些景点的知名度都要高于常德桃花源,作为湖南三山两篇文章的五个旅游重点城市之一,常德的文化知名度还有待提高。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和最具人文意味的概念,它是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4]。“创意”一词最早出现在汉王充《论衡 bull; 超奇》一文中,创意是一种通过创新思维意识,从而进一步挖掘和激活资源组合方式进而提升资源价值的方法。文化创意产业以创造力为核心,通过对文化的创新推广来达到产业化的目的,文化创意产品是文化产业的产出物,文创产品具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文化价值,一个是经济价值[5]。在世界舞台上,各个国家都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作为重要的一部分。英国出台政策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法国有效的制定各类措施鼓励文化产业发展,法国出版业的成就得益于此;丹麦为设计师构建创新氛围和市场条件,创意产业有效的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极大的推进了丹麦经济发展;美国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出口收入稳居第一;加拿大整合社会资源,鼓励全民参与,共建文化创意产业;韩国政府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战略措施,可见韩国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视非同一般。1994 年,澳大利亚政府提出建立创意国家的口号,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繁荣发展。1997 年 5 月 26 日,江泽民在《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6]。2001 年 10 月,文化部下发《文化产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稳步推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2006 年 9 月 13 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推动文化产业重点发展,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步伐。2010 年 2 月 3 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加快文化产业市场建设步伐,重视发展文化产业。2013 年 9 月和 10 月,习近平主席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措施[7]。2014 年 10 月 15,习近平主席提出文化是民族的核心,必须坚持文化立国,文化自信,文化繁荣,提升民族凝聚力。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李克强总理提出“支持推动全民创业、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推动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8]。近几年,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融合协同程度不断提高,逐渐形成一种全新的社会经济运行机制——文化创意经济时代。文化创意产业的时代,应该充分尊重个人创造力量、尊崇大众创新、提升基层创新能力,稳步推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鲜明的低成本和环保特点,2011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合理利用文化资源提升产品经济价值,加快创意产出。2014 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升为战略措施,着力发展高端创意产业,提升中国创造在世界舞台中的地位,满足社会多元化的文化需求,这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对推动国家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 2016 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中央强调我国已经进入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快转变的关键时期,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综上所述,在新经济时代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经济支撑的重要部分,支持大众创新,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是世界各国的共识,文化创意产业在各国经济中占有越来越突出的地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百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出游热情日益高涨,传统旅游业与旅游方式已无法满足人们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人渴望并期待更有文化,更具独特性和体验性的旅游方式。因此,各地纷纷将“文化旅游”的概念引入到旅游业中,提出将文化创意产品与旅游产业进行产业融合发展,于是更加有深度、内涵的文化旅游产业逐渐进入到大众视野中。文化旅游产业表面上是一个新兴产业,但实质上是旅游业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多重驱动下的高级旅游形态。它一方面在文化创意产业的渗透下极大地丰富了文化旅游的内涵,致力于将传统旅游业向交叉旅游、深度旅游、多元旅游发展,并推动它向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开拓了我国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向知识化、创意化发展的新方向;另一方面,又弥补了传统旅游业在发展创造方面的不足,着力于该产业下产品的创造性、艺术性和独特性,从而创造出更有内涵的文化旅游产品[9]。常德具有浓厚的文化特色和氛围,也具备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将文化与旅游结合,将为常德打造中国文化名城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常德旅游业发展的未来方向。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的价值意识出现转化,艺术和审美观也随之发生改变,突出个性化审美成为现代人最主要的审美需求。此外,由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人们的审美意识包含着既有传统思维模式的痕迹,又具有现代观念的标新。因此,木刻版画在表现形式和内容上也应与时俱进。对于它的“保护”与“发扬”,更多从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层面去考量,并与现代设计手段相融合,促使这门古老艺术以新的面貌呈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承担起文化延续的作用。因此,以民间艺术为主导的旅游产品设计成为一条现实途径。将民间艺术蕴含历史文化、审美价值的图案纹样、色彩材质等具有普遍民众心理认同的艺术符号提炼出来,通过艺术创意附加到相关旅游产品上,提升其文化内涵,更是一种满足游客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的手段[10]。在大部分民俗文化旅游区域,文化旅游产品趋同,缺乏代表性意义,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基本不具有竞争力。首先,从文化旅游产品的外包装设计来看,就存在很多问题:品种单调、产品趋于老化,总体设计缺少亮点,常落入俗套;地域特色不明显,附加值不高;没有推出精品品牌、不注重系列性、缺乏品牌形象意识等。其次,作为对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开发者缺乏对“文化”的重视,而一味模仿销量好的产品,设计出的产品往往徒有其表,缺乏产品的特色[11]。国外定义旅游产品主要从产品构成的要素角度出发,1994年,史密斯设计了一个关于旅游产品的模型,认为旅游产品由五个要素组成,即物质基础、服务、接待、自由选择以及参与机会。此研究认为,旅游产品由位置、自然资源或类似瀑布、野生动物、度假区等的设施,以及陆地、水体、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等物质基础构成旅游产品的核心部分,还包括服务和接待业等,并且能够为游客自由选择和使用。根据旅游产品的投入与产出状态,史密斯还将旅游产品的生产功能分解为初级投入、中间投入、中间产出和最终产出四种状态[12]。值得强调的是史密斯在旅游产品中融合了旅游者的选择自由和参与机会,他是在客观的物质条件上注入了旅游者的主观意愿。美国著名的市场营销学教授菲利普·科特勒从市场促销的角度提出产品三层次理论和产品五层次理论,将产品定义为满足某种欲望和需要的任何东西,去引起人们的注意获取使用或消费,指出产品构成的五个层次是核心利益、一般产品、期望产品、扩大产品和潜在产品[13]。这五个层次构成了产品层次理论,受到旅游界的普遍认可,因为考虑到了消费者的需求和参与。因此,在后续的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中,产品应更具文化性。文化旅游衍生品的销售方式若过于呆板,营销模式单一。也将很难满足市场的需求,更无法达到对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宣传力度,进而很难创造出经济效益。

中国的版画历史悠久,它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是中国美术独具特色的代表之一。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对我们所有的中华儿女都有着特殊的意义。但是目前在它的传承与创新上也出现了很多问题,让版画这个承载着中华文明的艺术丧失了许多的光彩。如果不加以保护与创新,其特有的艺术形式与文化信息将很快被人们遗忘。因此,使版画与时代的融合在新的环境下传承与创新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件事情。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