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地域性文化创意及衍生设计—以“孟河医派文化”为例文献综述

 2022-03-14 20:27:18

文献综述

在世界范围内有许多乡村振兴的成功经验,如美国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德国的乡村竞赛发展计划、法国的农业补贴政策、日本的'一村一品'运动、韩国的'新村运动'、我国台湾地区的'富丽农村'运动等。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乡村振兴道路。

当代社会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促使文化与艺术设计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只有蕴含独特文化的设计作品才能成为世界现代设计的主角。然而,当下设计界虽大讲学习传统,但范围过于宽泛,大多还是从吉祥图案出发的符号研究,缺乏新意。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中医理论、方剂、语言、陈设以及相关传说都为当代艺术设计提供了活的传统文化标本。中医传统图式符号是中医文化的视觉反映,其单纯而多变的造型样式,丰富且独特的组织结构,使我们感受到中医的博大精深,通过中医传统图式符号的研究可以加深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并有利于我们吸取营养,产生新的医学视觉符号。

吕品晶和戴陆在《“艺术服务乡村振兴”——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吕品晶教授访谈》[1]中谈到在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背景下,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与院领导根据教育部相关部署,深入贯彻'文化进万家,用文化文艺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工作方针,学院始终秉承深入社会、深入生活的教学传统,积极探索以优秀的艺术作品反映时代,服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升和丰富当地百姓的文化与精神生活,助力城乡文化建设。特别是近年来,学院在'艺术服务乡村振兴'的框架下,结合自身学科特色与优势,在走进乡村、走进贫困地区,用艺术知识和才华服务人民,助力脱贫攻坚方面,努力贡献着自身力量。

刘姝曼在《乡村振兴战略下艺术乡建的“多重主体性”——以“青田范式”为例》[2]中指出艺术参与是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创新理念和重要路径。艺术乡建是一个交互的过程,各主体在乡建场域中生成多样化的张力与互动关系,延伸出不同场景中'多重主体性'的探讨,即处在不同立场的各主体在此场域中表达出各自的诉求,同时亦受到意识形态和规则制度等外部因素的制约;每一个乡建参与者的理性判断与实践都应得到尊重和理解,其间的互动张力体现出当今乡村建设的困境和复杂性。'青田范式'是艺术乡建中生动而深刻的实验之一,对于该田野个案的全程参与、记录并反思,将深化乡村振兴的理论和方法论,为艺术参与乡村振兴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宋新娟在《中医传统图式符号审美及应用研究》[3]指出在西方医学的冲击下,中医呈现出许多尴尬的局面,中医本身形象的庞杂和含混使得人们对中医文化内涵不得而知,甚至有的江湖郎中、招摇撞骗者也都打着文化的幌子使人们对中医的形象大大折扣。中医现有的图式符号在表达形式上与西医相差无几,不能够体现出中医的传统文化和理念;现有图式符号杂乱而不统一,不能够形成统一的视觉形象;现有图式符号缺乏中医理论、药材、方剂等方面的图式说明。因此,有必要建立善而有特色中医形象,并使其视觉化,系统化,从而有效地传递中医所体现的中国文化和独特的治疗方式以及人们在其中感受到的文化和美的熏陶。但是,目前国内设计界与学术界对中医图式符号的美学思想、审美特征的研究相对较少,大多数局限于中医理论探讨上;而设计界对中医图式符号所蕴含的美学思想、审美文化并不十分了解,因此,无法转换成为有中医特色的视觉形象符号的设计。

赵婧洁和吴斐在《民族文化元素在中成药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4]中表示民族文化是我国人民智慧与创造力的表现,以其独特的形式衍变成了特殊的设计元素。随着我国中成药的发展,其在国际上的品牌地位和民族形象也愈发重要,而如何更好的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合到药品包装中成为设计者们关注的问题。方法本文从中成药包装设计的现状出发,结合优秀独特的中成药包装案例进行研究;基于传统纹样、色彩、文字、绘画四个层面分析了民族文化元素在中成药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中的应用。中药本身具有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包装中的民族文化的融合设计有利于中药的国际化推广,也有利于中国民族文化的延续。结论通过分析民族文化元素在中成药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明确了包装中多层面的民族元素构思,有利于巩固中成药的品牌营销力,更好突出中成药的民族化特色,推动其国际化发展。

同时刘琴心在《中成药包装视觉传达设计的定位策略研究》[5]中谈到随着当代人养生保健意识的逐渐增强,以及医药行业间的竞争加剧,具有独特医药文化精髓的中成药及其包装的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面对当今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变以及消费市场供大于求的现状,患者在选择中成药时享有的主动权越来越高,对包装设计的审美需求也不断提高。这种审美需求同时也体现为患者对药品包装的心理需求在不断加大,而心理层面上的满足甚至可以安抚患者给予他们以求康复的积极心态。与西药不同,作为纯天然、毒副作用小的中成药,其品牌、剂型种类以及原料来源的多样化使得中成药的包装形式丰富多彩,给予了设计人员更多的设计构思发挥空间。中成药包装的视觉传达设计越来越需要体现它非同凡响的作用。

吴玉涛在《云南老字号品牌“福林堂”形象升级设计研究》[6]也有表示云南老字号品牌“福林堂”形象的升级设计研究,不但有利于传承云南老字号,保护云南特有的中医药文化,还有利于实现福林堂品牌形象重塑,实现品牌形象年轻化;进而改善目前福林堂品牌形象老化,消费者群体弱化的现状,为品牌发展注入活力与动力,促使品牌重新焕发活力,重造往日的辉煌业绩,重塑新的品牌形象,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为实现福林堂品牌复兴奠定学术理论研究基础。在论文撰写过程中,通过实地调研、资料查阅,搜集大量文献资料、历史图片、影视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例证法等学术研究方法,剖析云南老字号品牌福林堂形象现状,分析其品牌形象存在的问题,总结云南老字号品牌“福林堂”形象升级设计动因、理念、原则、方法、措施等内容。通过品牌形象的升级设计,旨在改善目前品牌形象老化的现状,为品牌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