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day ”视觉设计文献综述

 2022-02-15 22:55:43

全文总字数:6716字

文献综述

当代青年面临的社会压力催生了“佛系”心态。当前整个社会在现代转型进程中都会面临“阵痛”, 过度追求效率让时间成为了稀缺的商品。移动互联网时代更是进一步鞭策及警醒人们:“时间就是金钱, 落后一步就会错失商机。”而时间的匮乏、资源的固化与人口基数不断递增之间的冲突与矛盾, 必然让刚踏入职场的青年感到巨大恐慌与压力。一些青年人因无法及时缓解社会压力, 极易产生习得性无助。[1]如同“我太难了”与“葛优躺”“佛系青年”等网络流行语一样,体现出的是当代网民对现实生活的消极情绪,带有悲观、颓废等色彩,是丧文化浪潮肆虐的延伸;另一方面,“我太难了”等网络流行语为身处压力环境下的青年群体提供了释放内心压力的狂欢式出口,让青年群体在一吐为快后继续用力生活。丧文化式的网络用语是青年亚文化的一个缩影,充分映射了当代青年在现有社会体制下的混乱与焦虑。[2]

H5作为互联网产物更具有传播的便捷性,H5广告是国人对具备HTML5技术所做的新功能web 页面的简称,而非HTML5的简称,很多人误以为H5等同于HTML5,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H5也并非微信网页,H5只是凭借微信平台传播,用户习惯使用微信或者朋友圈观看,离开微信H5也可以正常观看,且效果是一样的。那么H5究竟是什么?从某种.意义上说,H5不是HTML5、 PPT、APP、 微信网页,而是与它们有着共性关系。H5包括了HTML5的标记规范,运用计算机语言实现画面的动态与视听效果,主要在手机端传播,也可以在跨平台的电脑端和移动平板设备上浏览,H5是一个移动网页。H5广告是利用HTML5的编码技术来实现的一 种数字广告,并借助微信等传播平台将传统广告的表现形式转移到了移动设备上,它是业内人士针对这类移动端广告通俗好记所起的专有名词。H5广告有着更丰富的交互体验,生动的页面动画和有趣的故事内容,简洁、高效、制作便宜等特点加速了H5广 告的发展。[3]

对于H5页面的的意义,鄢霞在《H5页面设计的新媒体创新发展应用 》[4]中这样写:移动端 H5 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 展花样繁多,无论是宣传产品、内容介绍、新闻推广都会想方 设法利用 H5 设计出来。视觉方向是指以画面为主的 H5,这 里指的不单单是好看,而是把重点放在画面执行上,画面有更 丰富的动效,有更强的视觉冲击力。

视觉方向的H5拥有着炫酷的画面、华丽的动效以及特点 鲜明的手绘,让人印象深刻,过目不忘。说到视觉表现力,不得不提的是大众点评 App 推出过一系列 H5,无论是画面效果还是夸张的动效,都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在内容和交互上就没有那么深入人心了。H5 的画面表现不单是视觉层面,还要考虑到屏幕之间的切换,如何把握整套页面之间的节奏,什么时候抛出按钮,什么时候正确引导。还包括动效、音乐等,这些都是需要设计师花时间去琢磨研究的。H5 的视觉表现上,即使是简单单一的画面,调整好了节奏,感官综合得好,反而胜过大多数仅靠画面撑场的作品。造性思维,通过图形创意的应用,可以使艺术作品内容更加丰富,表达效果更加强烈。

在如今这个读图时代的大背景下中,插画作为一种直观表达内容的视觉语言,能够起到一种信息有效传达的作用。张萌、吕思菡在《插画的叙事性设计表现研究》[5]中写到:如今,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普及,对于插画而言已不仅仅是传统的纸质绘图,电脑手绘、CG等技术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线中。其运用图案表现形式的多样化,本着审美与实用相结合的原则,尽量使线条、形态清晰明快,制作方法也变得简洁方便。从叙事理论的角度对插画创作进行分析,是将作品进行真实多元化的创作,也是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过程,更有利于提高插画中信息的表达与传播效果。将叙事性设计思维与现代艺术相结合对视觉传达的过程更具有效性。插画中的叙事性思维进一步强化了视觉语言中的内在联系与逻辑思维,并且使叙事性插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人的感知世界里,理解力是基于每个人认知之上,在理解插画作品内容的表达上也有所不同。将叙事性设计思维引入到插设计中,在实践方面多趋于运用隐喻、象征等修辞手法,打破传统意义上的设计思维方式,像观者提供更加丰富的视觉体验效果,与其建立起一种互动的过程。

叙事性设计是由时间、空间、人物、事件等要素组成。在插画中这种叙事性设计思维亦是如此,对于时间要素而言,这种叙事性思维强调的缓解伤的时间,例如过去、未来等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具体时间点,有了这种时间的界定才能将故事情节进行发展。这种空间要素对插画设计来说是存在与版面的二维空间中而言,它也可以被看作是作品中的三维空间,人物,故事情节,色彩构成间的表达。人物要素作为叙事性故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插画设计而言是不可缺少的,就犹如小说的主人公,由他引发一系列事件一样的存在。事件要素是整个叙事性设计作品中其主导性的作用,它指的是一种事件发生的过程,是整个叙事性设计思维过程中的重要载体,推动事情发展的必要条件。这几个部分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彼此之间紧密联系,人物和事件只有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下才能产生一系列的故事,从而传达出作品的核心概念。

刘彦希在《插画创作需要体验生活》[6]一文中写到:《艺术创作方法论》中提到,“无论是现实主义还是唯心主义创作方法都不能脱离对生活的体验,由于创作方法的不同,体验生活的方法和程度也具有不同的特征。生活的体验分为自发和自觉两种。自发体验是个体对生活的感受,是一种无目的的体验活动;自觉体验是艺术创作过程中的有目的的生活积累。积累生活的途径主要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种。直接经验中又分亲身经历和亲自观察两种。间接经验在艺术创作中也非常重要,直接经验是深刻理解和把握间接经验的基础。”有一个真实的绘画着自己生活的大艺术家就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