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书文字符号视觉化图像设计及应用文献综述

 2022-02-13 20:41:27

全文总字数:8982字

女书又称为“女字”也就是女性专用的文字,它的流传范围主要在岭南瑶族聚居区,包括湘南永州的江永、江华、道县,广西富川、钟山、恭城、贺州以及关东的连州等地,其流传的核心区主要在湖南永州的江永和道县地区。本文研究的对象是广义上女书文化,其中包括产生这种文化的人文地理、女书流传区域的各种风俗习惯、以及女书文化所延伸出来的设计等。

女书文化是由一个个符号所组成的符号系统,这些符号经历了历史的变迁、宗教俗的演变,再加上一个地域内人们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以及与各种外来文化相互浸染所融合而成的。它有着丰富的象征内涵,这些内涵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积淀而成的。

永州女书文化符号多层面的内涵意义是女书中的重要部分,从女书文化符号象征的渊源、象征的手法、象征的内涵以及女书文化象征符号的可持续设计四个方面入手,较为全面和深入地解读了女书文化更深层次的意义,并且结合现代设计的一些观念,研究女书文化符号的可持续性设计,女书文化象征符号元素的可持续设计就是在保持女书文化象征内涵的基础上,将女书文化符号的象征元素与现代设计相融合,使它的精神和气质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和欣赏,吸引更多的学者来对其进行多元化的研究,推动女书文化的发展,为女书文化的研究拓展出新的研究空间。

张智慧在《“女书”字体形态在视觉展示中的应用实践》[1]中写到,“女书”,又名“女字”,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一种女性专属文字。“女书”字形倾斜,笔画纤细,结构均衡,整体形态具有强烈的女性色彩。“女书”在现代设计中不再以单一的文字属性呈现,而是以丰富的图形化形态存在,为设计表现提供了便利条件。将其运用到展示空间的结构设计中,赋予了“女书”新的生命力并实现新的突破。本文立足于“女书”字体形态,详细论述了其历史渊源和呈现形式,对其字形特征和笔画结构进行梳理和分析。

本文的重点部分是通过毕业设计作品,运用新的设计语言对“女书”字体形态在视觉展示中的应用进行尝试,得出“女书”设计原则和应用成果。在对“女书”的应用设计探索中,尝试运用“提炼与概括”等多种字体形态的视觉表现手法,丰富“女书”的视觉形象。探寻“女书”字体形态在现代设计中不同的表现语言,对于提升“女书”在视觉传播中的表现力具有深远意义。将“女书”字体形态运用到展示设计中,尝试以视觉展示的表现语言传递内容信息,凸显“女书”艺术性的特点。两者的相互融合,是对“女书”字体形态进行三维立体结构的扩展,也是对“女书”字体形态应用载体的创新表现。这对于提升“女书”的视觉形态有着深刻意义,也为之后“女书”在各种设计载体的应用方面奠定基础,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女书”文化。

唐舟在《女书的视觉图形化设计》[2]一文中写到,“女书视觉图形”。一言以蔽之,其实就是用最朴素的设计语言,把女书外在的形及其特定的环境构成和本身所蕴含的文化深意,用简单直观的图像来表达,通过平面构成手段,如:变形、切割、增减、重组重构、夸张等手法,将女书文字通过图形化的处理,组合成另一种具有图像和文字两重视觉化的图样语言。女书作为永州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我们要让它能像普用中的汉字一样生机勃勃、发扬光大,就必须让女书文字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进行适应和发展,女书的视觉图形化,将会使我们改变改良目前就女书本身的单一性,从而实现其文化 设计的实践价值,对发展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具高的社会意义和研究价值。

赵鑫彤在《江永女书文字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设计》[3]一文中写到,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发展,从市场和产业的角度突破传统文化保守的设计生产模式,有效提升了传统文化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及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江永女书是江永女性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留下的神秘而又绚烂的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与美学价值,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女书文字已逐渐失去它的使用价值。本文以江永女书作为切入点,文创产品设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女书文字的分析研究,尝试将女书文字应用于文创产品中,设计出个性、美观且具有识别特征的文创产品。

论文研究的目的在于传承与发展女书文化以及丰富当代设计语言。本文以江永女书文字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设计为研究主题,研究过程中,首先对相关书籍与文献进行研究,理清了女书的历史背景、地理分布,并从文字与文化两方面对女书进行论述,通过对文献与实地调研数据的分析,明确了女书文字的形态与色彩特征;其次对文创产品的定义、属性、类别、设计多样性与设计原则进行阐述;随后从精神、市场、审美三个方面对女书文字在文创产品中应用的可行性作出了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女书文字所涵盖的应用价值,基于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文化、审美、经济三个方面着重阐述了江永女书文字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价值;最后通过对女书文字的笔画特征、架构等方面的了解,结合文创产品的设计理念,对女书文字进行创新性的解读,使女书文字通过“继承应用”、“抽象简化”、“借形为饰”等创新方法构成了多种创意图案,实现对地域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