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居室空间色彩搭配设计研究文献综述

 2021-11-26 22:36:59

幼儿园居室空间色彩搭配设计研究

文献综述

摘要: 为了优化当代幼儿园居室空间环境的色彩搭配方案,以儿童心理学,色彩学,色彩心理学为理论基础,深入探讨当代幼儿园居室空间的功能划分,将不同功能区的幼儿园居室空间依据科学的色彩学理论——即色彩在空间功能定位的作用以及色彩对孩童的生理行为与心理特征的作用,进行幼儿园居室空间色彩搭配的科学人性化设计,使得幼儿园孩童在合适的色彩环境中安全,快乐,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色彩搭配设计;儿童心理;幼儿园;人性化;

引言

幼儿园作为孩童身心发展的重要场所,成为大多数父母为孩子重点投资的对象之一,其担负着使孩童获得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重任。优秀的幼儿园不仅仅有教学素养高的幼儿园讲师,还具有优良的活动环境。环境和教育不仅影响儿童心理的形成”,而且也决定了其“心理的发展方向、水平、速度[1]。意大利幼儿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提出孩童认识客观世界是从感知觉开始,从而为进行高级的、复杂的心理活动打下基础,其中视觉占主导地位[2]。色彩作为观察世界时可用最直观的方式就可捕捉的元素,可以通过改变其色相,明度,纯度以及与其他色彩的对比关系来向观察者传递信息,并作用于观察者的生理与心理。色彩好像一种可供观察者食用的“精神食物”,不同的色彩搭配也有着不一样的营养价值。因此,幼儿园空间中合适的色彩搭配对于孩童的性格培养,行为端正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孩童来说,色彩又像一位“隐形老师”,它通过视觉感知,潜移默化地教导并指引端正孩童健康的身心发展。

本次毕业论文,重点介绍了幼儿园居室空间色彩搭配的有关特征,并论述了幼儿园中居室空间色彩搭配对于孩童性格养成,智力开发,视力发育等心理与生理行为特征的重要性,更是重点分析了幼儿园的不同居室空间的功能性,分别进行相呼应的色彩搭配设计,在整体的色彩设计中也要保持色彩的整体性,力求达到在变化中统一,在统一中变化的艺术效果。在满足幼儿园居室空间功能和孩童心理需要的基础上,实现色彩本身的作用:装饰作用、色彩的导向和识别作用以及色彩的心理效应[3]

1 幼儿园居室空间色彩搭配设计研究概述

    1. 研究对象和内容

1.1.1研究对象和相关概念的界定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